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我国的民俗是我国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言 ,民俗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 ,民俗的传播与扩散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民俗的区域差异是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反映 ,民俗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2.
鄂尔多斯盆地的早奥陶世沉积可划分为西缘末端变陡的碳酸盐岩缓坡、东缘蒸发-局限台地和南缘镶边碳酸盐岩台地3个沉积区。岩相古地理的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冶理—亮甲山期为稳定的发展阶段,早、晚马家沟期为岩相分异阶段,峰峰期为中奥陶世陆源浊积盆地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的前奏。其演化具有东升西降的特点,东部沉积区的沉积相演化为一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而西部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3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内蒙古常见禾本科牧草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L.)Keng)在6个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种群进行了过氧化酶同工酶研究,通过对酶谱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羽茅的种内变异很小,各样点间的同工酶谱十分相近,酶谱不随地理、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说明其体内遗传资源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实验分析荒山第四纪地质剖面中沉积物的机械组成,石英颗粒表面特征,沉积物中部分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荒山地区100万年以来各时期的环境征及100万年来古环境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5.
《金瓶梅》作者借用《水浒传》中某些人物、情节、并巧妙利用地名之巧合,精心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经考证,《金瓶梅》中所描述的地理环境多与淮上有关。  相似文献   
36.
杲罡 《科学之友》2007,(8A):52-52
江苏的马明亮同学来信称: 天气预报中经常会有“来自××的寒潮侵入我国,受其影响……”的话,这是什么意思呢?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此我们特请《科学之友》老作者杲罡来回答这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7.
楚文化是先秦时期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之一,她的生成与长江中游地区和汉水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来看,影响楚文化特质的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地貌、土壤、动植物矿藏等方面,这些自然因素对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给楚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然环境因素并不决定楚文化的产生,但它可以延缓或促进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8.
阐述了南方荆楚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由于多种原因产生了迥异的人文特征,从历史渊源、地理空间、文风不同、风俗迥异四个方面,介绍了南北两地不同的表现,并指明了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正>一、地方文化的本质1.地方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差别。一个地区的地方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地方文化中。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两个构成要素,有着不同的  相似文献   
40.
地名作为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可以从某一角度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所以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可以了解和认识当地的地理环境.本文对广东省韶关市10个县(市)1 983个村名统计并将其分别归属到不同的类别,发现其中自然地理环境类村名占67.67%,故主要就自然地理环境村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得出村名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吻合的结论.这对于根据村名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