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利用介形虫化石群的分异度确定了湖盆的古水深;利用孢粉的古生态环境推断了早第三纪古气候;利用孢粉和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有关地化指标研究了湖盆的古盐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早第三纪湖盆前期水体深、盐度大、气候温湿;湖盆后期水体浅、盐度低、气候干旱炎热,从而为准确研究东濮凹陷东南部早第三纪湖盆的岩相古地理和石油地质综合概况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讨论了灾害地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地理环境既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条件,又包括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灾害。灾害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地理学是研完灾害的类型、发生、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灾害地理学的研完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为生产力布局和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减少灾害,避免损失,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院熊秀  殷丽清 《科技信息》2010,(34):285-286
浏览中国山水画史,你会发现历史上每个朝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对山川景物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受。如画北方山石的荆浩、关仝、范宽等,画南方山石的董源、巨然、黄公望等彼此都有着不同的笔墨语言,对于山石结构有着不同的理解,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地理环境范畴内,南北的地形地貌、气候各不相同。这对南北方山水画派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村名是人们定义村庄的专有名称,不仅代表村庄的空间位置,还反映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历史文化悠久.本文采用地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归纳法从地理学角度对榕江县村名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地形地貌类、水文类、动植物类、方位类、经济类、意愿类、姓氏类、军事类等,并分析了各类型村名的命名特点.研究村名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榕江区域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5.
106.
《世界博览》2012,(20):64-71
不丹,紧邻西藏的山地小国,到达却颇费周折,因为没有直航,先飞成都,第二天一早飞加德满都,住一晚后第三天一早飞不丹,加德满部至帕罗的这条航线可以见到比任何—条航线都壮观的喜马拉雅山脉奇景,但也因为要飞越一连串的世界著名高峰,所以特别考验飞行员的技巧,同时对天气要求也很高,必须在能见度好的清晨起飞,然而我们还是遭遇了阴霾,结果在尼泊尔机场等候了两个多小时才上飞机。  相似文献   
107.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  张勤勤 《科技信息》2009,(33):I0044-I0044
本文总结了岩相古地理的发展3个阶段,指出其起源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成熟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地理学今后得3个方向.指出时间尺度得缩小、瞬时古地理图得编制以及多学科综合应用成为今后得主流。  相似文献   
108.
厦门市翔安区科技发展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翔安,寓意于翱翔安康。地处厦门东部,地理环境优越,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面与同安区接壤,南隔海与金门岛相望,地理优势独特,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城市建设投入高起点,居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扼守闽南地区南下北上之咽喉.  相似文献   
109.
110.
撒拉之习俗     
第一章地理环境撒拉人所聚居之地,称为十三工:其在青海循化县境内有八工,在化隆县境内者有五工,甘肃临夏县之西,与循化壤,其地亦有少数撒拉人居住,有种之为内五工衰(在积石关之内)连同关外十三工,共称撒拉十八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