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71.
乔家君  赵威 《河南科学》2006,24(1):143-148
根据农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山地农户投资行为,山地农户投资规模较小,且仍呈现出减少态势;农户投资的年际变化较大,强经济实力区波动更为明显;弱经济实力区波动呈加速态势.山地区,农户为主要的投资主体,且较为稳定;投资方式多以直接投资为主,强经济实力区增长更为明显;投资形态多以现金支出为主,实物投资呈锐减态势;非生产性投资是山地农户投资的主体部分,且有增强趋势;山地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外流,使农户纯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山地村,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山地农户投资效率尚有下降态势.根据山地农户投资特点,提出相应的引导方案:(1)提高山地农户专业化经营;(2)引导农户改善投资结构;(3)积极培育农户专业合作组织;(4)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5)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672.
陇南山地土壤调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经历就是中国土壤调查历程的缩影.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开始之际,借助文献资料,在中国历次大范围土壤调查的背景中回顾陇南山地土壤调查的历史,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厘清我国各时期土壤调查的目的、方式、成果和社会需求,总结反思存在的不足,并对新时期的土壤调查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3.
冰川变化会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资源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通过遥感图像进行冰川提取成为相关研究的主要手段,相比于人工目视解释法会出现的耗时长、效率低、主观因素大等问题,深度学习有着一定的优势。该文基于传统U-Net语义分割网络进行冰川分割,但因受限于冰川训练集缺失,真彩色图像在冰川地区进行分割会有较大的干扰,无法凸显冰川的特征,冰川分割效率较低。因此,利用冰川的矢量数据,基于Landsat 8遥感卫星图像,建立成对的假彩色冰川分割训练集,充分利用遥感多波段图像的优势,强化冰川特征信息。同时,通过添加不同波段组合的假彩色图像,丰富冰川的分割信息,并利用Inception v1深度学习模块将两种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提升冰川分割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分割出冰川范围,相比于其他深度学习方法,分割准确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74.
以重庆市大学城区的Quick 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多尺度分割算法获得内部异质性较小的对象,构建典型地物影像特征库,实现不同地类特征的针对性描述,采用级联方式综合最邻近分类算法和模糊分类算法优点,实现山地城市土地覆盖信息的面向对象提取,并把提取结果与传统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地物的光谱、纹理、几何等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结果稳定性好,分类效率高;面向对象分类能够有效避免"椒盐"噪声,分类结果具有很好的区域性和连贯性;面向对象分类法对于山地城市中光谱特征特别相近或相同的耕地和草地、建筑用地和道路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28.67%、9.24%、10.38%和8.79%,有效地克服了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现象;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得知,面向对象分类法在山地城市土地覆盖信息提取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由于研究区域的复杂性和研究对象的普适性,算法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山地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675.
针对山地自行车减震器端和车架连接端的关键结构部件的轻量化设计问题,构建等比例三维实体模型,并采用变密度理论的拓扑优化方法,以最大化刚度为优化目标,以设计空间总体积和质量作为约束条件,对山地自行车结构部件进行拓扑优化再设计。优化求解获得一个新型的连接结构件,并对该结构在实际工况下的Mises应力、最大位移和安全系数等进行仿真校核,通过优化前后结构的分析结果综合对比,发现在保证结构部件强度、可靠性的前提下,该结构部件实现减重约50%,极大节省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676.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一直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山地城市因其复杂、敏感的自然环境特征,生物多样性更容易受到冲击.因此,深入分析山地城市的生境质量是改善当地生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本次研究选用InVEST模型对三明市区2011、2021年的生境质量进行模拟测算,评估三明市区范围的生境等级,结合地形位指数分析生境质量的梯度效应;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内的生境质量进行驱动力分析,探寻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三明市区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39 9、0.595 3,生境质量水平总体处于中上水平,空间上呈现出外高内低的现象.(2)三明市区的生境质量展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以高质量生境区域集聚和低质量生境区域集聚作为主要集聚特征.(3)三明市区的生境质量分布指数具有显著的地形位梯度效应,高生境质量在高地形梯度有绝对优势,低生境质量在低地形位梯度上有绝对优势.(4)在研究区域的生境质量驱动力分析中,自然环境的影响高于社会因素.研究结果加强了对山地城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的认知,对三明市区生境质量提升与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77.
永久性地面变形(permanent ground deformation, PGD)是造成山地管道屈曲断裂泄露并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PGD区山地管道“基于应变”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对在役高钢级管道安全性评估偏于危险,亟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针对山地复杂PDG工况下的“许用应变”及“计算应变”,从山地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着手,对山地管道管–土相互作用的应变计算方法(解析法、数值分析法及试验法)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山地管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生产需要,提出了考虑在役管道的实际工况,进行基于管–土相互作用规律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678.
随着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风电机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而风电机对鸟类造成的影响也越发明显,此情况也引起了生态学家与保护生物学家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风电机的存在会造成鸟类个体死亡以及种群数量、密度和多样性的降低.然而对于鸟类撞击风电机所造成死亡情况的研究仍有不足.笔者通过对目标风电场的风机平台进行实地寻检的方法取得研究区域内鸟类撞击风电机事件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以及对计算过程进行修正的方式,对造成撞击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撞击概率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研究区域内鸟类撞击风电机的撞击率为18.75%,风电机对候鸟造成的影响较留鸟更大.  相似文献   
679.
山地旅游对于人们增强体魄、生活幸福作用显著,是推动旅游业复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在黄河流域中部山地旅游中,山西因其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地位举足轻重。以山西省75个A级及以上山地景区(以下简称A及以上)为研究对象,采用洛伦兹曲线、核密度分析、冷热点等空间可视化方法,分析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并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进行归因探究。研究发现:(1)景区呈现不均衡凝聚型分布态势,基本形成开口朝西的倒C型格局。可与紧邻的陕、豫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区域联动和链接功能。(2)景区分布具有明显空间自相关性,冷点地区主要分布于晋北,其余表现并不明显。(3)景区空间分布的四个成因存在明显异质性,50.18%区域资源联动水平与景区数量呈负相关,29.86%区域支撑保障水平与景区数量呈负相关,27.53%区域的交通条件和收入水平与景区数量呈负相关。需提高黄河流域中部经济收入,并将优势山地景区串点成线。  相似文献   
680.
采用文献资料、德尔菲法、层次分析(AHP)等方法,构建了贵州山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贵州山地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监测预警及纠偏.结果显示:(1)贵州山地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包括7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2)各二级指标及权重依次为山地体育旅游资源条件0.270 4、山地体育旅游生态能力0.216 1、经济可持续能力0.188 5、产业自身效益0.116 2;(3)各三级指标及权重依次为山地体育旅游线路数量及线路总长0.160 8、山地体育旅游项目体验营业收入0.057 5、气候条件0.056 6.为推进贵州山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提出了不断创新贵州山地体育旅游特色品牌、重视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贵州山地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