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原理和方法,对反映邮电通讯业状况的大部分指标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因子信息量大,所包含的无限寻呼用户、城镇农村居民收入、人均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等变量对综合评价影响较大,为邮电通讯业发展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2.
对当前CPI走高成因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I指数即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解释,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CPI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CPI大于3%称为通货膨胀,CPI大于5%称为严重通货  相似文献   
73.
运用大量的数据比较和实证分析,说明了我国居民消费率在近15年有下降的趋势,从绝对数字上来看,居民消费率是严重偏低的,居民消费不足.进而通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收入分配差距、信用、收入的不确定、消费观念等方面来分析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最后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有: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完善个人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74.
<正>2月CPI同比上涨2%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14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其涨幅为一年来最低。当月,CPI环比上涨幅度仍达到0.5%。分析人士指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有所上涨。从发布的环比数据看,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合计影响CPI环比总水平上涨约0.57个百分点,是2月份环比上涨的主要因素。专家分析认为,目前食品类、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一季度物价总水平将低位运行,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3.5%物价控制目标,实现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75.
数读·经济     
《科技智囊》2014,(5):34-35
<正>二零一四年三月~四月中国经济发展动态3月CPI同比上涨2.4%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14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升转降,下降0.5%;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上涨2.4%。分析人士指出,春节过后气温回升,蔬菜、水果等鲜活食品价格下降较多,是3月份C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发  相似文献   
76.
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通过对比分析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消费需求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趋势情况发现:现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进入到了一个贫乏期,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总额虽小,但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未来消费需求高涨,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上有很大潜力。因此,应该从多方面进一步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77.
合理地预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运营和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选取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1992—2021年居民消费水平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不确定时间序列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残差图的特征解释使用不确定时间序列分析代替概率时间序列分析的原因,利用不确定假设检验来检测不确定自回归模型与数据的匹配度,结果表明模型构建与数据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78.
吴莲 《创新科技》2006,(6):20-21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结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部分。科技对居民消费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必须依靠科技才能够得以实现和普及。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的动因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过程,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而且,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有什么样的消费,就有什么样的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来拉动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始终不能得以解决,于是便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来…  相似文献   
79.
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力量,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分析了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合理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
肖雄 《科技信息》2009,(22):85-85,87
湖北是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可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大部分地方一样都出现了“三农”问题,农业和经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的不适应;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村制度创新的滞后等问题都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关注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正确分析与科学评价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情况,并进而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于地方政府制定农村消费政策、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保证宏观经济的安全运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及全面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