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兰沙洋潮流通道07SR09孔的沉积相分析及粒度、14 C测年、有孔虫鉴定、磁化率等实验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并结合区域文献和钻孔数据资料分析,研究了兰沙洋潮流通道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特征.晚更新世时,古长江曾在此流入南黄海,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自晚更新世至今,因古长江逐渐南迁,古长江源的细砂含量也呈逐渐减少趋势.结合前人相关文献分析,推测本孔所处区域在古长江南迁后受到了后期物源在此沉积的影响,很可能是古黄河源物质,也有可能是潮流作用带来的较细颗粒在此沉积,这些后期沉积的较细颗粒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本区的沉积物粒级构成.而据磁化率实验测试结果分析,并结合有孔虫种属分布及数量特征,揭示出自晚更新世以来,兰沙洋潮流通道的水动力变化环境渐趋稳定,可以作为优良的天然深水航道.  相似文献   
92.
从东吴运动后(P2)到印支运动前(T2 ),四川盆地内在海侵的背景下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由含煤地层、深缓坡碳酸盐岩、开阔海台地碳酸盐岩、局限海台地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的大型复合向上变浅的地层层序。衬这套地层的储集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燕山运动前(K)储集层中以液烃的运移、聚集为主。喜山运动前(N)则以气烃运移、聚集为主。在由液烃向气烃演化时烃类曾多次运移.气烃向层序上部迁移并导致不同源气混合。层序上部的膏盐层是封堵这些气烃的重要盖层,故现今在这些含膏盆岩的地层中发现了为数众多的气藏。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在这套地层中应注意在成盐盆地及其周围寻找气田。  相似文献   
93.
利用小波变换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中常见数字调制样式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相邻码元间相位差为特征量的不同调制数调相信号的分类算法,研究了以小波变换产生的阶梯波为特征量的不同调制数调频信号的分类算法和调频调相信号之间的分类算法,最后利用这些算法对其分类器进行了设计,通过MATLAB仿真证明,所设计的分类器,在低信噪比下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中常见的调制信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94.
SLLJ地区Ess4 的冲积扇具有五层微沉积序列,本文利用从三维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多种地震参数,首先对参数用K-L法压缩处理,然后与各层砂砾层厚度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改造后,再进行主特征因子分析求取各微层序的钻井加权地震相因子值,并转化为地震相平面图,通过与钻井相、测井相三相综合分析,成功地将其转化为各微层序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因此本文提供了一种从地震角度进行微沉积层序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对相似复杂地质体的沉积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
在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峰峰仙庄寒武系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峰峰寒武系共划分出115 个副层序、6 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仅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  相似文献   
96.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陷湖盆陆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1)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城界面模式;(2)体系域模式;(3)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I型和Ⅱ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  相似文献   
97.
张明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299-2302,2309
应用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芯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呼兰对青山地区白垩系登娄库组层序界面、层序内的最大湖泛面和首次湖泛面进行识别。建立了登娄库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为3个体系域,其识别标志为地震、露头、测井等资料上的特征。层序的体系域为LST、TST、HST。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登娄库组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即构造隆升活动、湖平面升降和物源供应。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制:SQ1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南部整体开始下沉,湖盆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发育滨、浅湖相沉积,半深湖-深湖和湖底扇沉积;SQ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沉积特征与SQ1沉积时期相似;SQ3沉积时期,控陷断层活动减弱,湖面减小,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99.
秦秋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3):3034-3038,3044
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并结合陆相湖盆层序地层特征,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将松辽盆地临江地区泉四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进而细分为1个低位体系域和1个湖扩体系域,并建立起该区泉四段层序地层格架。在古地貌、物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临江地区泉四段为主要受控于长春-怀德物源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分流河道为主要储层类型。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测井相模式,最终刻画出相应油层组级别的沉积相图,为后期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应用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芯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林甸地区登娄库组三级层序内的最大湖泛面和首次湖泛面进行识别.建立了登娄库组地层格架,并划分为3个体系域.其识别标志为地震、露头、测井等资料上的特征,层序的体系域为LST、TST、HST.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登娄库组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即构造断裂活动、气候条件、湖平面升降和物源供应.林甸地区登娄库组作为勘探接替层段,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