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明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673-675,682
依据最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对长春岭地区的反转构造展开了精细研究.根据该区的构造特征,识别出断层式反转构造和褶皱式反转构造两种典型的正反转构造类型,并进一步研究了反转构造对油气聚集的作用.认为长春岭地区的反转构造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圈闭.同时,该区内反转构造具有十分有利的成藏条件.因此,开展长春岭地区反转构造的研究,对于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大量钻井和测井资料的整理分析,进行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古生代地层层序划分。研究区太原组和山西组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在陆表海盆地的3个层序中,每个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缺失低水位体系域。而在河流一三角洲充填序列中,可划分出低水位、水进和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103.
以河流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对巴彦乌拉矿床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K1s2)辫状河相铀储层进行了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深入分析了受基准面旋回控制的辫状河砂体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布规律与成因特征,总结了巴彦乌拉矿床辫状河砂体的赋矿规律,并建立了心滩坝砂体赋矿模式.研究认为该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低可容纳空间下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心滩坝砂体内部,以及辫状河道与心滩坝交汇处,可为该矿床外围找矿,以及相似古河谷型铀矿找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地质及地震资料,对徐家围子地区登娄库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区登娄库组为一套完整的超层序,自下至上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超层序内部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在层序框架内对沉积体系和生、储、盖组合进行分析,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05.
埕南断裂带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和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但该带断裂系统破碎复杂,断块成藏规律研究难度大.为此,通过充分运用创新新技术开展低序级断层识别、断块精细解剖以及断块成藏规律分析方面的研究.以基础资料为基础,以该带复杂断块成藏区域为载体,针对低序级断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相干属性与倾角属性相融合技术识别低序级断层;针...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系统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地层展布及沉积特征,综合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进行井-震结合对比,将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在两个四级层序内又划分出6个砂层组,在此基础上,建立沉积格架,并根据测井录井资料对6个砂层组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通过单井和连井沉积相分析,安集海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砂质滩坝及滨浅湖相三种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107.
 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大量测井、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红车地区三叠系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将整个三叠系划分为5 个三级层序(TSQ1-TSQ5),其中TSQ2 相当于克拉玛依下亚组,TSQ3 相当于克拉玛依上亚组。研究发现,三叠纪进入板内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构造活动较缓,无明显的构造坡折,难以识别出初次湖泛面,易识别出最大湖泛面,其下为湖侵体系域,之上为高位体系域。根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发育背景和沉积体系的类型及展布,并结合沉积相旋回的演化特征,建立了区内三叠系层序地层发育模式,盆地构造活动等因素对层序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TSQ2 沉积时期,泛滥平原发育使得其泥质含量较高,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尤其在红9 井-红61 井一带,砂地比普遍在25%~40%,同时该区域储层物性较好,为TSQ2 时期岩性圈闭最为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08.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混合沉积较为发育。本文通过对龙门山地区北川甘溪剖面养马坝组的野外实测,在混合相和混积层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养马坝组层序体系域中的混合沉积机理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由下部的以泥质为背景的Ⅰ型混积类型和中、上部以砂、灰为背景的Ⅱ型混积类型组成,混积机理包括间断混合、相混合和原地混合,前两种是主要类型。由陆向海依次发育混积滨岸、碎屑混积陆棚沉积和碳酸盐混积陆棚,建立了混积滨岸—混积陆棚沉积模式。养马坝组发育Ⅱ型混积层序,沉积体系域可划分为4种:SMST、TST、EHST和LHST。各体系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沉积现象,但混积沉积机理存在差别:SMST和LHST以间断混合为主,相混合为次,TST和EHST以相混合为主;风暴作用是引起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间断混合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相对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碳酸盐生产速率和气候变化是控制和影响混合沉积的因素。SMST和HST主要受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有关,TST则受控于物源供给,气候变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体系域的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荣兴屯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兴屯构造带油气分布深受断裂系统影响致使其分布规律不清楚。为揭示荣兴屯断裂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
义,通过地震剖面、构造图和平衡剖面等厘定了断裂的级别、性质和空间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本区断裂的性质、特征
及演化极为复杂,平面上可划分为北东向主级断裂和北西向次级断裂,纵向上依次发育了沙三期伸展断裂、东营期走
滑断裂及馆陶期压缩断裂,3 种不同性质的断裂系统在纵向上叠加后构成了本区复杂的断裂体系。这种复杂断裂体系
深刻影响到油气藏形成、分布与调整等诸多方面,具体表现为其差异活动导致了凸凹相间的基本构造格局与油气藏的
形成,控制了烃源、各类圈闭以及火山岩-砂岩-泥岩三元储集结构的发育,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找油线索,
大部分油气藏依附于各级断裂及其相关构造。  相似文献   
110.
甘肃北山奥陶纪白云山组的沉积层序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智  田毅  龚全胜 《甘肃科技》2005,21(9):82-83
北山地区白云山组的沉积组合按大地构造相(或构造沉积体系域)的异同可大致划分为三类沉积区,即前陆盆地区、岛弧区和陆内裂谷区。其中前陆盆地区沉积组合为一套陆源碎屑复理石建造,其沉积区层序为典型的海退序列,系前陆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代表了北山地区晚奥陶世发生一次造山运动,结果是导致洋盆萎缩和局部的洋一陆软碰撞。在时限上可大致与祁连造山带的古浪运动相当,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