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针对传统铀尾矿库放射性污染监测定位线路布设成本高、不易扩展等问题,结合带状铀尾矿库坝体环境特点,提出一种改进型加权质心算法(ACA).通过改进权值选择机制,克服了远距离定位误差偏大的缺点,提高了监测定位精度.仿真研究表明:相比极大似然估计法(MLE)加权质心(CA)两种算法,ACA算法平均定位误差分别降低了40.0%和19.5%,最大定位误差分别减少了约1/4和1/6,定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可满足铀尾矿库放射性污染监测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72.
为了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稳定管理,提高溃坝预测预警水平,以坝体位移为研究对象,安全监测数据为研究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递归消除与随机森林和极限梯度提升的尾矿坝坝体位移预测模型,并与XGBoost、LSTM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SVR等预测模型对比,以验证其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低于XGBoost模型3.93%,并考虑了外部因素对坝体形变的影响.该结果对于矿山施工决策、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减少溃坝事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3.
全省高危行业企业点多面广,安全生产条件参差不齐。由于我省未来受汛期影响的几率很大,高危行业企业防汛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了解防汛要点和落实防汛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4.
以金堆城栗西尾矿库为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不同渗透系数下尾矿库加速度、应力、位移及液化区域的动力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系数的增大,加速度反应减小;耦合渗流后较耦合前的垂向有效应力明显减小,而耦合后两种渗透系数下的差别较小;剪应力在耦合渗流后增大,但耦合后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剪应力的影响很小;耦合前后坝体的垂向位移场发生了一定变化,耦合前坝体内的垂向位移以正位移为主,而耦合后很多地方变为负位移,且耦合后随着渗透系数的增大,位移也有所增大;液化区在耦合渗流后明显增大,而且随着渗透系数的增加,液化区域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75.
为了评估尾矿库的稳定性,必须查明尾矿库下隐伏的地质构造.通过联剖电法、高密度电法对宽甸县下甸子铁选厂尾矿库场地进行了地球物理测试.联剖电法测试结果表明测区库底存在一条北东25°走向的破碎带异常,倾向南东,角度较缓,为压扭性特征;高密度电法测试未发现破碎带异常.基于地球物理测试结果的差异,进行了钻探实验,钻探结果表明:测区内没有破碎带异常,联剖曲面的正交点为原地表不对称沟谷的反映.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评估尾矿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6.
以典型中小型铁矿尾矿库尾矿回采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矿山尾矿库现状与回采工程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尾矿回采方案。研究结果对类似矿山尾矿库回收方案的制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7.
基于Safety case和PDCA的尾矿库安全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矿山尾矿库生命周期过程划分为设计、建设、运行、闭库等四个阶段,提取了各个阶段的风险及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包括技术、环境、人因、法规等因素;对于尾矿库生命周期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分别运用PDCA模式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环节改进方法,研究与尾矿库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和PDCA各个环节之交集相对应的Safetycase的结构及要素,构建尾矿库及其各个阶段的Safety case框架,给出了尾矿库及其各个阶段的安全合规、隐患识别、风险评价、事故防控、库灾应急及缓解、审核及报告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一种基于Safety case和PDCA方法的矿山尾矿库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8.
矿山尾矿库溃坝砂流的计算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矿山尾矿库溃坝后砂流对坝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预测方法,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尾矿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在流动中的变形,数值计算中采用了MAC法的交错网格,由于该差分格式是隐式的,所以计算过程中稳定性能好,对边界处有关速度分量无需作内插处理,适应溃坝砂流下泄流量变幅大的特点,通过对金山尾砂坝溃坝砂流的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砂流的覆盖范围与厚度较为吻合,数学模式是可用的,最后,应用该数学模型对某一尾矿  相似文献   
79.
基于某尾矿库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运用二维潜水流及溶质运移耦合模型,对库中U(Ⅵ)的迁移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对比水头的测量值与模拟值,校正了模型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运用校正后的参数,探讨了弥散度、阻滞系数和迁移时间对U(Ⅵ)在尾矿库地域地下水中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度与阻滞系数均对U(Ⅵ)的迁移有影响,其中阻滞系数对本研究区U(Ⅵ)的迁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0.
综合考虑退役铀尾矿库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引入云模型,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退役铀尾矿库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选取影响周边环境质量的12项指标,计算各指标隶属于各环境等级的云模型参数,运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生成综合云模型,结合权重,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确定度,最终根据最大确定度判定环境质量等级.实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云模型评价退役铀尾矿库环境质量是可行的,且计算过程简单明了、易于编程实现,为评价退役铀尾矿库环境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