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3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576篇
系统科学   776篇
丛书文集   332篇
教育与普及   2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8篇
现状及发展   50篇
综合类   8849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673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植物抗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盐研究内容涉及从盐害信号的识别,信号转导直到基因表达的调控,最后表现为离子平衡和水分平衡的重建,及渗调物质的合成和其他生理生化变化的个个方面,植物抗盐是多基因调控的综合性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42.
谢剑先生《试论中国大陆的民族识别工作及其问题》一文值得商榷。“何谓民族”之争是中外学术界的普遍现象;范文澜、费孝通等的有关论点与毛泽东思想息息相通,并非所谓马列主义的“异端”。中国民族识别的指导思想不是“斯大林的标准”而是毛泽东民族观。这项工作的过程并不那么“草率”或“独断”,而是相当谨慎且民主的。谢先生所议诸问题并非民族识别所引发。认真分析却能证明民族识别的成功。中国民族识别在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科学内涵的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民族学界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理顺了千百年间未理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识别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43.
利用参数识别技术描述了对平面桁架结构损伤的探测、定位与评估(DLE)的一个新算法。这一概念始于精确"健康"模型,利用动力响应数据周期地更新这一"健康"模型,当损伤发生时,用一个识别算法(一个显式桁架损伤模型),以动力响应数据构造出一个桁架损伤模型,由此比较损伤模型与健康模型的参数,从而探测、定位及评估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一种射频处理邻频电视调制器的电路原理,阐述了为满足邻频电视信号传输要求而采取的带外寄生分量抑制技术及SAWF的应用。  相似文献   
45.
从重庆市蓝牙技术研究所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该所技术人员成功让蓝牙实现2公里范围内数据稳定传输。这标志着我国在蓝牙无线射频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安全威胁的概念,从而提出了一种安全的IP网络模型。其主要由四大技术组件组成,既安全身份识别、安全传送、安全防御和安全监控,并对每个组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肯定了这种IP网络模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7.
非对称极化散射矩阵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单基地测量时线性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为非对称这一实际情况.根据散射矩阵理论将其进行了对称性修正,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本征极化作为雷达目标极化特性的表征并进一步提取了目标的极化特征,同时对五种飞机目标进行了识别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目标分类或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8.
本文采用关于手绘图形基本图素的“角度和变量”与“最大距离”综合判定分类法,以流程图符为例,实现了手绘基本图形的在线机器识别.系统的识别率达94.0%~99.5%,无明显等待.  相似文献   
49.
为结合直流电阻率(direct current resistivity, DCR)与射频大地电磁(radio-magnetotelluric, RMT)法反演优势,开展了二维DCR与RMT数据联合反演研究。在经典最小结构模型正则化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算子调节两个数据间的权重,引入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聚类对电阻率模型进行约束,根据数据均方根误差自动调整FCM聚类项的权重,提高了联合反演效果。通过单独反演与联合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反演能力,总结了联合反演的优势。模型试算表明,DCR与RMT数据联合反演得到的电阻率模型较单独反演更接近实际模型,FCM聚类约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联合反演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为实现施工期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素的智能快速识别,提高智能温控系统的反馈及预测模型精度,提出了一套智能算法对物联网技术采集到的各类温控要素原始测值进行识别及转化。针对浇筑温度、浇筑时间、最高温度、内外温差、冷却通水起止时间与表面保温覆盖等施工期关键温控参数,结合工程经验分别给出相应识别任务的判定逻辑并编写对应程序,然后应用多个实际工程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各识别功能的准确率。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识别效果良好,能够实现温控要素采集的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精准化,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