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旨在从士的使命,士的修养,士的出处辞受三方面探讨孟子对“士”的规范。孟子认为,士的使命在于其弘道,士的为已重在诚,士的出处,要自觉地相当:不仅要保持自身的尊严,而且要不忘自己的弘道职责。而这三方面,正是孟子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也是对后世“士之为士”的最高规定。  相似文献   
32.
士族制度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杨昏 《世界博览》2011,(9):83-83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按理草民必须敬畏权力,然而权力的龌龊,又难令人生敬,于是只有"怕",没有敬,心理也就没了底。我有个朋友,内心极度紧张,没暂住证时怕警察,后来稍发点牢骚就怀疑别人盯梢。负面新闻看多了,他每次见面便说这个想迫害他,那个想搞死他。大家不胜其烦,于是就嘲讽他说,"赵家的狗看我两眼"都要脊梁发冷,取笑他搞穿越剧。因为草民怕官,从理论上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34.
1.建国60年经济发展成就 1949年10月1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  相似文献   
35.
自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历经唐宋直到明清,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封建社会后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但是在科举历史上,有些人"金榜题名"做状元,并不是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只是因为皇帝或主考官特别看中了他们的名字;有的人落第,也不是因为成绩低劣,只是皇帝或主考官讨厌他们的名字。历史上的状元常常出现"名字比成绩更重要"的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36.
37.
刘珍 《科学之友》2013,(11):30-31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河东闻喜裴氏家族。这个世族的发祥地,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自古就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 000余人。"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  相似文献   
38.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经历了从荒蛮到开明的过程.在人们对美学的认识中,由肯定“神性”到肯定“人性”这一质的转变最值得我们去关注,众多的历史艺术品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从“纹饰”的发展规律可见,传统美学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渐渐表现出“以人为本”的艺术思潮,这是我国文化开放性与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9.
封建社会的人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论出发,探讨儒家思想控制下的中国封建社会人际传播的特点及其哲学基础。认为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协调了封建社会权力差距的人际关系,为封建社会的人际传播构建了传播秩序,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与封建国家实现长久统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40.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其五日京兆之频密,其朝秦暮楚之轻易,胜过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由此之故,中国末代皇帝之多,也就成了这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冠军。回过头去看,在中国惟有末代皇帝中,惟有溥仪,算得上是最幸运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