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4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314篇
系统科学   82篇
丛书文集   575篇
教育与普及   3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76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1071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铜合金时效性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时效试验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了Cu-0.30Cr-0.15Zr合金时效后硬度和导电性与时效时间和时效温度的映射模型,从而可预测铜合金在一定时效条件下的硬度和导电性,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神经网络用于铜合金的时效性能预测是可行的,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用于训练网络的铜合金时效试验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2.
回旋区煤粉燃烧过程与辐射图像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炉喷吹煤粉的喷煤枪出口到回旋区中心是煤粉燃烧的关键区域,为建立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与辐射图像之间的关联关系,以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辐射图像信息与燃烧空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为基础,建立了二维辐射图像信息与高炉风口回旋区内三维辐射能的关系。提出将辐射图像信息作为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的辐射边界条件,借助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来估计燃烧介质辐射特性参数的非均匀分布,得到了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与辐射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成像技术测量三维温度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3.
麦克斯韦速度分量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教材对麦克斯韦速度及速率分布均做了较详细的分析^[1-3],但对速度分量分布却较少讨论,这里应用一般统计法和比较法,以速度x分量分布为例,给出了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量分布的特征值及温度分界值,分析了气体温度对麦克斯韦速率分量分布函数的影响,并对结论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4.
本文通过对集中散热问题的研究,论述了散热面积对供热温度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5.
准确地预测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对电潜泵井优化设计和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进行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对常规井筒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 ,考虑由井筒向地层传热及电机、电缆散热 ,推导出了电潜泵井生产流体沿井筒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并对某一井深为 180 0m的电潜泵生产井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油井产量恒定时 ,电机、电缆散热可使产出流体温度升高 ,这是影响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6.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 ,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区域对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进行了线性粘弹性应力范围内的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以原油开始出现线性粘弹性应力区间的最高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定义了相对温度 ,对粘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 ,大庆原油及胜利原油在各自凝点以上 4℃时 ,均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其损耗角分别为 37.6 6°和 76 .5 5°。在相同的相对温度下 ,大庆原油的弹性特征明显好于胜利原油 ,大庆原油的粘弹性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明显好于胜利原油。两种原油粘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和析蜡特性不同。凝点温度附近的原油流变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应该作为确定输油管道进站温度的重要依据 ,目前 ,仅以原油凝点作为确定进站温度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7.
本文对 30℃至 1 2 0℃温度范围内的光折变晶体Mn∶Fe∶LiNbO3的前向双光束耦合的温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发现在 5 0℃、70℃和 1 0 5℃附近出现异常峰值 .  相似文献   
178.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paleoclimate data recovered from ice cores,tree rings and lake sediments indicate regional features of cfimatic change on the Tibeta n Plateau (TP)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The composit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in-dicate that several main climatic episodes, such as the “LittleIce Age“ between 1400 and 1900,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in 1150-1400, a less warm period in 800-1100, and an earlier cold period between the 3rd and 5th centuries,occurred in the TP. In addition, temperature varied from region to region. The period from AD 800 to 1100, which waswarm in northeastern TP, was contemporaneous with cool-ing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TP. The southern TP ex-perienced warming between 1150 and 1400. For western TP,the δ^18O records of the Guliya ice core indicate that the pe-Hod 1250-1500 witnessed a clear warming. Large-scaletrends in the temperature history from northeastern TP aremore similar to those in eastern China than are the trendsfrom the Guliya ice cap far to the west and southern TP. The most prominent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f the TP and eastern China are such cold phases as 1100-1150, 1500-1550, 1650-1700 and 1800-1850, andthe latter three cold events match with three widespreadg lacial advances which occurred on the TP during the Little Ice A2e.  相似文献   
179.
以无机盐作为苯酚选择氧化催化剂,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氧化,得到的苯二酚的总选择性达83%,苯酚转化率为40%。讨论了催化剂用量、pH值、苯酚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预测井筒压力及温度分布的机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及传统学理论,建立了预测井筒流体压力、温度分布的综合数学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迭代求解,可同时 预测井筒中的压力和温度分布。给出了实例,以井底温度为基准分别按线性模型和机理模型求出了井筒内温度分布,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机理模型更符合实际。同时可以看出,按两个模型求出的井口温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