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系统科学   112篇
丛书文集   141篇
教育与普及   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8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轴流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研究颗粒分离机理,提高分离性能,采用五孔球探针测试仪及等动采样法对轴流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速度与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分别对不同导流锥和排尘结构参数下的纯气流流场及颗粒浓度场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旋风管内气流切向速度分布呈典型的准Rankin涡结构,固相颗粒分布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分为近壁的密相区与中心的稀相区。减小导流锥下口内径,采用带有排尘侧缝的单锥排尘结构有利于旋风管内颗粒的分离。  相似文献   
42.
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合金成分设计、析出相结构和制备技术三方面综述了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多种元素对合金强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稀土元素的作用,适量稀土的加入能同时提高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Cu-Cr-Zr系合金的析出相主要是Cr和CuxZr(x=3,4,5)相,且合金在470 ℃时效4h形成有序的原子排列,其化合物类型为CrCu2(Zr,Mg).固溶形变时效强化技术和快速凝固技术与常规固溶时效处理相比都能大大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该类合金今后应向多元微合金化方向发展,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Zr、稀土等易烧损元素的熔炼较难控制.  相似文献   
43.
在常规弹箭上应用固态微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各种航姿算法对常规弹箭高动态运动特征的适应性.以高动态规则进动作为运动输入,仿真四元数航姿算法和旋转矢量多子样算法的漂移.误差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高动态环境下,引入了角速率项的旋转矢量修正二子样算法能较好地适应由新型固态陀螺构建的捷联系统.  相似文献   
44.
设R是一环 ,称D :R×R→为R的一个T_对称双导 ,如果它满足 (ⅰ )D(x,y) =D(y ,x) ;(ⅱ )D(x+y ,z) =D(x ,z) +D(y ,z) ;(ⅲ )D(xy ,z) =D(x ,z)T(y) +T(x)D(y ,z) .其中T为R的非恒等自同态 .该文研究素环T 对称双性质 ,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从而推广了他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
水性聚氨酯粒径和黏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单官能团小分子物质封端的软硬段皆含羧基的脂环族水性聚氨酯(PU)分散体,研究了羧基含量、pH值、c(NCO)/c(OH)比值、反离子种类和固含量对PU的粒径、黏度和特性黏度的影响。同时,比较了黏度与特性黏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验结果表明:随pH值的增大,PU分散液体系粒子粒径减小,临界值为8.0;随羧基含量的升高,PU分散液体系粒子粒径减小,临界值(质量分数)为4.05%,而PU分散液体系黏度与特性黏度均增加,此后在有限范围内波动变化,这表明PU分散液体系宏观与微观性能变化趋于一致;随c(NCO)/c(OH)比值升高,PU体系黏度逐渐增高,特性黏度与相对分子质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46.
设N是2-挠自由分配生成素近环,它具有单位元1和中心Z.该文证明了如果N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则N是交换整区(1)N容纳2个非零导子D1,D2,使得D1D2(N) Z;(2)N容纳一个非零导子D,使得[D(N),D2(N)]={0};(3)N容纳一个导子D,使得D(Z)≠{0},且() x,y∈N,有[x-D(x),D(y)]=0.  相似文献   
47.
一种改进的旋转矢量姿态算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陀螺当前迭代周期内及前2个迭代周期内的角增量输出,并根据在当前迭代周期内对陀螺仪采样的次数,提出了3个新的航姿算法,分析了此算法在典型圆锥运动输入下的漂移误差.与传统的旋转矢量法比较,新的算法比Miller’s算法精度高3—4个数量级;对于单子样,新算法比Y.F.Jiang算法精度高约3个数量级,对于双子样、三子样,新算法比Y.F.Jiang算法精度高20—30倍,为改进旋转矢量算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设 A 是域 F 上的有限维素代数, , 是 A 上的导子. 本文给出了 及 成为幂零导子的两个必要条件: 若存在0≠a A 满足 a = 0,并且对于每个 x A, 存在正整数 n x ,使得 a n x x = 0,则 是幂零导子; 若 ≠0 且 = ,如果对于每个 x A, 存在正整数n x , 使得 n x= 0,则 是幂零导子.  相似文献   
49.
50.
Coolmax织物导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Coolmax织物的导湿性能进行研究,设计了10种织物试样,分别测试它们的吸湿排汗能力、透湿率、带液率、干燥速率,讨论了同组织结构不同Coolmax含量及紧度对织物导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