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分析了EPON工作原理、接入网系统的结构组成,对EPON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网络模型和流程进行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估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EPON接入系统,实现了多业务、高带宽的新一代接入网平台。  相似文献   
22.
随着近几年来宽带接入网的迅速发展,宽带化成为接入网发展的最显著特征。用户对接入带宽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的以ADSL为主的宽带接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对高带宽、双向传输能力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面对这一困境,各国电信运营商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FTTH,计划利用光纤这一迄今为止最好的传输媒质来突破接入的"瓶颈",FTTH被视为下一代宽带接入技术的代表,是未来"最后一公里"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23.
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设,为全国高等学校架起了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桥梁,已经加入Cernet的院校,通过Cernet接入Internet,随时都能够以十分快捷、方便的方式访问英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与国内外院校度科研机构相互交流,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教师创造了充实、提高自己的极好条件。随着Cernet的发展,全国公安院校接入Cernet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对公安院校接入Cernet可能遇到的两大症结——带宽与路由问题进行纯技术上的探讨,并且对公安院校利用公安卫星通信网接入Cernet,进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24.
杨祥  韦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4):950-954959
在OFDMA中使用了跨层(Cross-layer)来进行自适应资源调配。OFDMA系统中利用跨层结构,在数据链路层的信息可以用来实现自适应资源调配。根据这个设想,设计了一个新的跨层自适应资源调配方案来保证用户在连接层中等待时间的公平性,并取得更好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25.
受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以往传统的电信业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对电信网络数据、语音及多媒体等业务需求不断提高,以往传统网络已不能满足人们要求,移动语音使固定语音方面业务受到严重冲击,移动网络不能适应数据业务及语音业务要求,无线宽带的接入使电信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标准、目前我国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技术定位及无线宽带技术的体系架构定位。  相似文献   
26.
PLC是利用配电网中低压线路传输高速数据、语音、图象等多媒体业务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INTERNET对"最后一公里"的高速宽带接入日益增长的需求,PLC技术开始走向INTERNET宽带通信市场。本文探讨利用PLC技术组建宽带接入网的原理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7.
文章简要介绍了LAN、ADSL、HFC、PLC等宽带网的主流接入方式,并对这几种技术的特点、优劣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对宽带接入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韩杰 《科学之友》2007,(8B):141-142
文章把常见的宽带接入技术加以总结,并分析其优劣,以便正确选择最合适的接入方案。  相似文献   
29.
谷歌近日宣布将为一些特选的美国用户提供史无前例的、速率达每秒1吉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这是多数国家当前宽带接入速度的100倍或1000倍,即使是号称网游天堂的韩国(该国计划于2012年提供1吉接入服务)的家庭宽带接入速度也只有它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30.
徐兴雷  汪挺挺 《科技信息》2010,(35):J0103-J0103,J009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将常见的宽带接入技术加以总结、分析其优劣,以使正确选择最合适的接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