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31.
室温离子液体催化肉桂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卓  李勇  王强  梁斌 《贵州科学》2007,25(2):43-46
研究了以苯甲醛为原料,经Perkin反应、甲酯化反应合成肉桂酸甲酯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在多种1,3-二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和适量三氯化铝构成的催化反应体系中的酯化反应,该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肉桂酸 :n甲醇=1:8 ,催化剂用量2mL,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6小时,收率可达98.8%.产物和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不溶而分层,便于分离,且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32.
以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前驱体,掺杂水杨基荧光酮(THBF),Pb^2+为沉淀剂,用Sol-gel法合成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L-[(CMC)2Pb-THBF]).此微球在滤纸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烧光,基于EDTA与Pb^2+络合反应,使L-[(CMC)2Pb-THBF]微球转化为水溶性组分(PbY^2+、2CMC^-、THBF),该组分与痕量的Ag^+作用生成(CMC)2Ag-THBF,导致S—L—[(CMC)2Pb—THBF]的固体基质室温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固体基质室温烧光猝灭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人发、茶叶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固体基质室温烧光测定银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33.
利用熔体原位反应法制备了(Al2O3 Al3Zr)p/A356复合材料.研究了添加质量分数均为0.2%的Mn和Cr微合金元素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合金元素改善了(Al2O3 Al3Zr)p/A356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原位Al3Zr颗粒和初生α相得到了有效细化,尺寸大部分为2~3 μm,增强颗粒均匀分布在A356基体中,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室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合金元素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s和延伸率δ较添加前分别提高了13.9%,16.9%和10.6%,达到326.1MPa,252.2 MPa和5.2%.SEM拉伸断口形貌分析表明,其断裂属于塑性断裂.  相似文献   
434.
基于外重原子微扰剂LiAc存在下,罗丹明6G(R)-二溴荧光素(D)SiO2发光纳米微球(R-D-SiO2)在醋酸纤维素膜(ACM)上可分别发射R(λex/λem=481/648nm)和D(λex/λem=457/622nm)强而稳定的室温光信号.用R-D-SiO2标记麦胚凝集素(WGA),在ACM上采用R-D-SiO2-WGA-ALP(直接法)亲和吸附反应方式,研究了利用亲和吸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AA-SS-RTP)测定碱性磷酸酶(ALP)的条件和分析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0.4ml点样量,R-D-SiO2-WGA-ALP法的检出限为0.41agspot-1(457/622nm)与0.44agspot-1(481/648nm).用本法和ELISA方法对比测定了血清试样中ALP的含量,结果相吻合.本研究表明,可分别采用D或R的磷光激发/发射波长进行测定,不仅提高了AA-SS-RTP的灵活性,而且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435.
室温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BPBF4)为溶剂,在293.15K-343.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浓度为0.07170mol/kg的FeCl3的伏安曲线,确定了Fe^3+的还原是扩散控制的单电子转移可逆过程,用计时电流法估算了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Fe^3+的扩散系数D,进而求得了它在不同浓度下的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436.
杜野 《山西科技》2014,(3):50-52
简述了热能用户室温监测系统的设计目的,分析了对于无线室温监测系统的需求,讨论了无线室温监测系统工作原理,提出了无线室温监测系统组网图。  相似文献   
437.
正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纳米科技专项支持下,北京大学彭练矛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成像功能的碳纳米管薄膜室温红外探测器,这是北京市纳米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红外成像探测器在信息、工业、科研、医疗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现有的高性能可成像红外探测器通常需要依靠低温冷却来减少背景和不同类型辐射的影响,不但价格昂贵,并且对我国禁运。利用碳纳米管材料在红外波段吸收特性好、响应  相似文献   
438.
拉伸性能指标是金属材料的研制、生产和验收过程中最主要的测试项目之一,拉伸试验测定的各项强度性能和延性性能指标是反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探讨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断后伸长的概念及修约。  相似文献   
439.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Cr元素掺杂3C-SiC的电子结构和磁性,揭示了Cr元素掺杂3C-SiC的磁矩形成以及铁磁耦合的微观物理机制,发现同时引入N元素后Cr元素掺杂3C-SiC的形成能大幅降低,并对其形成能降低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过渡金属掺杂时引入N元素能够显著地降低磁性杂质的形成能。  相似文献   
440.
采用标准拉伸试验方法和小冲杆微试样试验技术测定钛材在室温下的蠕变性能,证实工业纯钛在室温下确实存在蠕变现象,但蠕变仅在应力足够大时发生。采用塑性薄膜伸张模型,将小冲杆试验测得的试样中心点挠度值δ转化为表征蠕变应变εsp和表征蠕变应力σsp,计算得到了与传统拉伸蠕变试验相应的蠕变应力一蠕变速率关系,比较结果说明两种测试方法获得的纯钛在室温下的蠕变速率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