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5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48篇
系统科学   464篇
丛书文集   201篇
教育与普及   1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503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探讨了基于Honeywell APP平台的TDC-3000 DCS实时数据采集方法,阐述了通讯系统的构成和软件的设计思路,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B/S结构的DCS实时数据在局域网上的存取和应用问题.此技术已获成功应用并具有通讯系统结构简单、技术可靠、实施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农村电网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其系统结构及总体功能,重点介绍了用于该系统的嵌入式网络服务器的设计及通信软件的设计以及该系统所涉及的数据采集技术、实时网络通信技术等。  相似文献   
33.
应用银胶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48例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Ag-NOR形态、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区别胃疾患的良恶性和判定胃癌的分化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LysR型转录调节因子中XapR蛋白抗生素耐药的调控机制。通过测定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野生型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 xapR基因缺失株(ΔxapR)对3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系统地评价xapR基因抗生素耐药性;进一步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xapR参与嗜水气单胞菌调控的生物过程。结果表明:xapR基因缺失后细菌对头孢孟多的耐药性减弱;xapR基因可调控细菌碳代谢、TCA循环等多种代谢途径,此外还与外膜蛋白、TonB、ABC转运系统等抗性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综上,XapR蛋白可通过调节细菌中心代谢途径以及多个抗性基因改变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5.
多处理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受到了实时控制界的广泛关注。为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对适合于它的操作系统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本文以紧耦合多CPU系统为硬件环境,对实时并发操作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给出了它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6.
基于JPEG标准实时图像编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JPEG标准的组合型实时图像编码压缩处理系统。方法 分开研制数字图像采集子系统和图像编码压缩子系统,既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工作,以逐步帧完成对图像的实时编,解码,两个子系统分别选用高性能数字解码芯片集,视频窗口控制器,CL550-JPEG标准图像编码专用处理器。  相似文献   
37.
军事和空间技术的要求促进了微光电电视技术的发展。微光图像实时处理技术是微光夜视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该文给出了实现实时图像处理的离散余弦变换编码系统框图及性能参数,并讨论了离散余弦变换系统在微光夜视系统中的应用。为微光电视的实时图像处理及图像编码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实现目标探测识别,跟踪的实时性,智能化和微型化,从而为研制新一代的战术侦察与火控系统提供出具体有效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8.
数控机床实时误差补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某厂一台数控双主轴车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齐次坐标转换原理,给出了该机床的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的综合数学模型.对于不同的热误差因子,给出了不同的热误差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分析合成误差曲线的斜率,分离了热误差和几何误差.补偿系统主要由微机结合机床控制器构成.由机床的温度信号和工作台运动位置信号结合综合误差数学模型,通过微机算出补偿值并送入机床控制器对刀架进行附加进给运动完成实时补偿.补偿试验表明,工件之间的尺寸变化可从原来的60μm以上降到14μm;工件的锥度变化从50μm/cm以上降到15μm/cm,大幅度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满足了工厂的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9.
本文详细讨论了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新近生产的实时日历时钟芯片DS12887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使用方法,包括与8051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编程和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0.
在分析科氏流量计输出信号特性对测量精度影响基础上,从信号处理的角度,采用傅里叶频谱分析法,对影响测量精度的诸种因素进行分析处理,着重解决了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用软件实现整周期采样,同时,通过采用DFT算法解决了采样与测量的实时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