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国内几乎无人会知晓一个叫作哥廷根的德国城市,除非是研究西学的专家。就中国城市的普通规模,临近当初"两德"边界线的哥廷根不过一个微缩景观而已,人口还不到13万的它近乎不偏不倚地占据德国地理位置的中心,上帝却未赐予它交通上的便利。它既不像依偎河拥抱海洋的汉堡;也不如恃国际空港而傲物的法兰克福,只有七号联邦高速公路和城际特快列车高铁多少拯救这座城市于荒僻之中。市民因地势平坦,出行时便首选自行车,该  相似文献   
22.
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被尊为"未名四老"。也有人把他与季羡林、钱钟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23.
简述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分析他非凡的外语学习与翻译实践,着重就他有关翻译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翻译要忠实和尊重原作,翻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翻译要注重跨文化交际,以及质量是翻译的核心追求等翻译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1):130-130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25.
西克教授"在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应征从军期间,已经退休年逾八旬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毅然走上讲台,代他上课。西克教授真正是诲人不倦,第一次上课他就对我郑重宣布:他要把自己毕生最专长的学问,统统地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我。……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中外各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就立刻流满全脸。"  相似文献   
26.
说到学术共同体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方面的作用问题,我想先举一个例子.2009年7月13日,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去世了.我发现,很多媒体都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为此还引起了争论.季老的研究领域算不算"国学",这个当然值得商榷,但我们大家公认,季老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是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不是因为媒体的炒作.大众媒体在专业学术领域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27.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著名学问大家、东方学大师,毕生从事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他的“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真理愈辩愈明,不要怕争论,不要怕异议”等许多治学理念和方法都值得人们认真总结、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