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6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童光来 《科学之友》2005,(11):39-40
大熊猫爱吃肉,尤其爱吃羊肉……”“大熊猫力气大,遇到金钱豹也不怕,交起手来,一般大熊猫会赢……”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的妊娠期为83-181天这种奇特的生理现象,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是大熊猫胚泡延缓着床而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大熊猫泡延缓着床呢?至今,还涮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解释它,本文试从物理学能量的角度,提出大熊猫产生胚泡延缓着床的诸多因素之一的精子在输卵管内获能的不同情况的物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4,(5):10-10
  相似文献   
4.
澹台明 《科学之友》2005,(11):33-33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历史记载已有3000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化,其名称不断演变。貔(pí)貅(xiù)或貅——《诗经》、郭璞注《尔雅疏》、《尔雅翼》、《礼记》、《峨眉山志》、《洪雅县志》等。白狐——《尔雅》。(hù)(幼子)——《尔雅》。执夷——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格局,对栖息地的选择及种群生存力的分析,应将大熊猫就地保护,使固有的栖息地的种群得以恢复,并提高其生存值和适应度。另一方面,圈养的大熊猫存活率和净生率都大于野外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保持其野外生态习性,通过驯化,先在大面积范围内散放,然后放归自然,增加野外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斌 《科技潮》1998,(9):33-35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然而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现象的加剧,导致大熊猫的种群数量下降。就在人们为大熊猫的命运担忧的时候、中国科学家毅然站出来:用克隆技术复制大熊猫,探索拯救濒危动物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父权确定的DNA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及昆明动物园圈养繁殖的大熊猫14胎次,19只幼子,25只次参配雄兽个体的被毛,血液,精液,肝,甲醛固定组织细胞,以及粪,尿等样品,采用同位素与荧光素标记基因探针作DNA指纹图谱分析,得到了玫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熊猫主食竹是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基础,同时也是大熊猫栖息地林下最为优势的层片,深刻影响着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各专家学者围绕大熊猫主食竹的生物量生产、制约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的养分循环、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的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假说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结果还具有许多不确定性,这对大熊猫主食竹群落系统生态学过程的深入了解还非常不够,同时也很难满足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因此,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不同环境条件下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生产以及养分循环的动态研究、大熊猫主食竹克隆生长与群落更新互动过程的研究以及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机理的控制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濒危动物,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籍中就有记载。1869年由戴维(A.David)订为新种发表后,开始从形态学、动物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及遗传学、繁殖和兽医学、应用技术学等现代学科对大熊猫进行了多学科研究,截至2001年(部分刊物至2002年8月),有关大熊猫研究已发表的论文达1450篇,出版的专著与论文集约30余部,将这些论文和专著按其主要内容与学科综述成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