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音乐艺术部分更是瑰丽绚烂,丰富多彩.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职能内涵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2.
汾酒大曲中红曲霉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汾酒大曲中的红心曲、后火曲、清茬曲等样品中的红曲霉进行了分离鉴定.从后火曲和红心曲中分别分离到两株红曲霉,编号为N1和N2,经培养特征观察、个体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等,将两株红曲霉初步鉴定为红曲霉属(Monascus)中的红色红曲霉(Monascus ruber).  相似文献   
43.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酯化酶细菌的代谢产物特征。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酯化酶细菌,用B 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改变发酵时间、发酵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用乙醇对发酵液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嗜热葡糖苷酶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甲醇及各种高级醇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酯类物质则逐渐增加;随发酵初始pH值的增加,酸类物质有所减少,在pH为7.5时,产生了较多的酯类物质,但乙酸、3-羟基-2-丁酮、乙醛和3-甲基-丁醇等代谢产物不会随发酵初始pH值变化而变化;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酸类物质和醇类物质的种类有所增加,当培养温度为35℃时,产生更多的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无菌过滤收集大曲中红曲霉孢子悬液和基内接种技术,运用稀释平板法,实现了从大曲中简易分离红曲霉,文章介绍了红曲霉的生物学特征,阐述了从大曲中分离红曲霉的原理、分离培养基的设计与制作、大曲中红曲霉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及过程,为获取红曲霉纯菌及红曲生产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采用室内1:10模型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荷载作用下大曲率连续钢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得到了剪力滞系数沿纵、横桥向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箱梁截面受压区构造特点提出了考虑钢板初始弯曲的修正系数。利用空间有限元法对模型桥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