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小豹斑鹅膏子实体形态多样,不同地域所采标本有较大差异.作者应用ISSR及ITS分子标记,对采自12个不同地区的小豹斑鹅膏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条ISSR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比例(PPB)为72.84%,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26 1,表明小豹斑鹅膏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其中57.4%存在于居群内,42.6%存在于地理隔离较远的居群间;12个地区样品的IST序列长度皆为710 bp,有30个碱基位点在ITS1区发生变异.2种方法的遗传距离分析及聚类结果基本相似,都表明小豹斑鹅膏的遗传分化与地域的相关性较大.ISSR揭示遗传分化及遗传变异的能力较ITS强.  相似文献   
112.
仙方玉容膏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仙方玉容膏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薄层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氯仿-甲醇-水(13∶6∶2)为展开剂,扫描波长λS=530nm,λR=700nm。结果:线性范围0 25~4ug,回收率97 6~103 4%,RSD2 84%(n=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线性好,可用于测定仙方玉容膏中黄芪甲苷含量和质量标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3.
库车坳陷发育两套膏盐岩,东部发育于新近系吉迪克组,西部发育于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较薄部位膏盐岩可达几十米,较厚部位可达三千米以上。依据库车坳陷膏盐岩发育的特点,分别针对东、西部含盐地层建立简化模型,将地层划分为7个层位,依据库车坳陷膏盐岩发育层位设定西部模型第四层为含盐地层,东部模型第三层为含盐地层,运用该模型进行热演化模拟,探讨膏盐岩对地温及烃源岩热演化差异性的影响机制。模拟结果显示:由于膏盐岩的良好的导热性,使盐下地温相对脱盐地层同等深度地温大大下降,盐上地温相对提高,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滞后。定量地分析盆地西部大北2井膏盐岩对烃源岩热演化和地温影响程度发现:膏盐岩厚度每增加100m,盐下地温下降0.9~1℃,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热演化滞后0.026%~0.019%,这有利于库车坳陷的晚期成藏。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双苯并咪唑染色法对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孢子形成的各个时间进行观察,并且通过对减裂各期的反复观察,认为鳞柄白毒鹅膏的染色体数目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核,对应形成个单核担孢子,然后核在担孢子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双核提孢子。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加冰敷治疗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11年7月我科乳腺癌患者经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并发症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用0.9%生理盐水加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行环形封闭治疗后,实验组联合运用湿润烧伤膏加冰敷,对照组联合运用30%硫酸镁溶液湿敷,比较两组治疗药物外渗引起并发症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用药后局部红肿消退时间小于5d的为30例(93.8%),疼痛明显减轻者实验组24例(75%),对照组为20例(71.4%)与19例(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用药后实验组出现局部溃疡、坏死继发瘢痕形成l例(3.1%),对照组7例(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局部封闭加冰敷能明显改善化疗后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症状,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保障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操作简单,临床使用方便,是治疗化疗药外渗引起局部并发症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150mm4.6mm,5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为216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21.8~152.6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0%,RSD为0.8%(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评价复方桐叶烧伤油在长期不愈合创口换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利凡诺纱条换药.结果复方桐叶烧伤油实验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利凡诺纱条对照组.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可以有效促进长期不愈合创口的愈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动物实验对运动大鼠红细胞变量及促生成因子EPO、T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复方壮阳中药能够减缓运动训练造成的红细胞参数下降现象,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运动服药组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复方壮阳中药能在运动训练期间刺激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的增加,协调相对稳定的血睾酮量共同作用红细胞各参数的变化,进而改善机体血液载氧能力,为复方壮阳中药在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建立以丹参、三七及HPMC等辅料制备的复方丹参胃内漂浮缓释片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对其质量标准做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主要手段,对复方丹参缓释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人参皂苷Rg1等)进行测定,观察测定结果的变化规律。结果:复方丹参胃内漂浮缓释片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人参皂苷Rg1等有效成分的测定结果基本准确稳定。结论:以HPLC测量复方丹参的有效成分,方法便捷,结果可靠,适合运用于复方丹参胃内漂浮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0.
“通脉口服液”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实验结果表明益气活血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UUO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良好药效的前提下,探讨其疗效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内colIV、MMP-9、TIMP-1的蛋白表达,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E lisa法检测肾组织及血清t-PA、PAI的含量.结果显示,"通脉口服液"可明显下调colIV的表达;"通脉口服液"可明显上调MMP-9并下调TIMP-1的表达;"通脉口服液"可明显降低CTGFmRNA的表达;"通脉口服液"可明显升高肾组织内t-PA,降低肾组织PAI的含量,但对血清内t-PA、PAI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