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6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51.
李志平  付乐意 《江西科学》2022,40(1):171-176
以核桃箐尾矿坝为研究对象,对其尾矿坝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通过Rocscience Slide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对尾矿坝在天然和渗流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渗流作用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迈达斯(Midas GTS/NX)软件对研究区整体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分析,计算天然应力状态和渗流应力状态下尾矿坝的应力应变情况,同时对二维和三维分析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同类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52.
由滑坡等失稳地质体快速堆积并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坝溃决后会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建立快速准确的溃决参数预测模型,是制定有效防灾减灾措施的必要条件。本文收集了75例包含坝高、库容、溃口峰值流量、坝体冲蚀系数等参数的堰塞坝案例,基于均方根误差、回归相关系数、百分比偏差三个指标对具有代表性的土石坝和堰塞坝参数模型进行评估。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新的堰塞坝溃口深度预测模型及溃口峰值流量预测模型,将新建模型与现有模型对比,在实际案例中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模型中单参数、双参数及土石坝模型对于堰塞坝溃决参数预测效果不佳,考虑坝体易蚀性的参数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本文所建新模型预测效果有所提升,使用范围更广,预测结果可为堰塞坝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3.
通过对某铀尾矿库坝体材料现场取样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应变直剪试验,得到铀尾矿砂不同含水率下最大剪应力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非饱和铀尾矿砂的基质吸力在逐渐减小,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变小的变化规律。根据基质吸力对铀尾矿库坝体剪应力的变化规律,随着基质吸力的逐渐减小,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754.
为了研究在渗流作用下心墙坝采用冲抓套井回填技术(冲抓回填)加固前后上下游坝坡及心墙处的稳定性,以湖南省新化县某黏土心墙土石坝为背景,采用GeoStudio软件、Bishop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建立了有限元非稳定渗流分析模型以及在库水位不同降落速率、低渗透系数冲抓回填材料下的坝体稳定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库水位降落速率增大,上游坝坡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产生指向坡外流动的动水压力,导致安全系数减小即稳定性降低甚至可能失稳;对于下游坝坡和心墙,加固后冲抓回填降低了心墙出逸位置处的水力坡度和坝体的单宽渗流量,下游坝坡安全系数则出现小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755.
为解决由现场溃坝过程记录资料匮乏导致的大量土石坝漫顶溃坝模型得不到工程验证的问题,在分析总结17种土石坝漫顶溃决机理模型基础上,以唐家山堰塞坝1/3溃坝事故为工程背景,选取BREACH模型、DB模型和IWHR模型对其溃坝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这3种模型计算得到的筑坝材料冲蚀速率、流量过程线和水位变化曲线与实测值的差异。应用BREACH模型研究了筑坝材料的黏聚力、内摩擦角、不均匀系数和孔隙率对流量过程线的影响。结果表明:(a)IWHR模型预测的洪峰流量最大,BREACH模型次之,DB模型最小;(b)与实测数据相比,DB模型和IWHR模型预测的峰现时间提前,BREACH模型预测的峰现时间推迟;(c)随着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计算峰值流量减小,峰现时间延后;(d)随着孔隙率和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计算峰值流量增大,峰现时间提前;(e)不均匀系数和孔隙率对溃坝计算结果的敏感性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56.
在连续降雨并输入水平、竖直方向地震波的工况下,模拟尾矿坝坝体的动力反应,分析坝基覆盖层和尾矿砂层的液化情况,提出一种考虑液化区域影响的尾矿坝动力稳定性计算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海口镇尾矿坝下游坝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中。结果显示:连续降雨时的动力稳定安全系数比无降雨时低0.07左右,考虑液化区域的动力稳定安全系数比不考虑液化区域的小0.10左右。  相似文献   
757.
气温骤降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气温骤降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和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给出气温骤降引起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应力情况,进一步论证了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是抵御寒潮的有效途径这一结论,并得出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758.
为提升生态滤坝净化能力,选取砾石、沸石、陶粒、蛭石4种基质,进行基质组配、填充方式及水力负荷等多情景下的污染物(COD、氨氮、总磷)去除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砾石+陶粒组配方式去除COD效果最好,而去除氨氮和总磷效果最好的组配方式是砾石+沸石;砾石和沸石均匀混合有利于COD的去除,而砾石在前沸石在后的填充方式是去除氨氮和总磷最高效的填充方式;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3种填充方式下COD和总磷的去除率均呈现递减趋势,均匀混合填充方式下氨氮的去除率呈现递减趋势而分层填充方式下氨氮的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