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大地坐标系 geodeticcoordinatesystem以参考椭球中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为基准面的地球坐标系。  相似文献   
42.
结合地形图、Google Map获取相同区域坐标点的方法计算布尔莎模型七参数,并在ERDAS平台上构建Spheroid .tab文件,实现影像从Xi'an_80向WGS_84坐标转换。此方法可应用到不同数据源的栅格数据坐标转换,转换后的精度误差范围可控制在7m之内,并可使大尺度、大范围的不同基准面椭球体下的影像坐标转换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3.
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南方发育的中二叠统地层最为完整,该台地浅海环境的碳酸盐岩地层对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重构尤为重要.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地层旋回发育,是层序地层分析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的理想地层.本文通过地层的旋回性分析,将栖霞组和茅口组下部地层划分出三个三级层序S1、S2和S3.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相和相对水深分析结果,重构出桑植地区栖霞期至茅口早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该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叠加四级海平面波动,与全球三级绝对海平面变化旋回有着良好吻合性,说明该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绝对海平面变化有关,主要受晚古生代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影响,反映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百万年级别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4.
在调研国内外油气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翁旋回、龚帕兹、逻辑斯谛和高斯模型中各参数的地质含义和对曲线形态的控制作用.应用以上4种模型对苏北盆地2006—2030年石油储量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在预测效果上,左偏型的翁旋回和龚帕兹模型比对称型的逻辑斯谛和高斯模型更符合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储量增长特点.  相似文献   
45.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济阳坳陷新近系是重要含油气层位之一,但由于研究区内油气分布极不均衡,使得区内不同部位研究程度差异较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根据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全区进行了层序地层构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构型包括4部分,即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扩张体系域发育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其泛滥平原亚相广泛分布;收缩体系域发育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沉积.在不同沉积背景下,同一时期的相同类型体系域中发育的沉积类型及沉积体系不同,陡坡带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体系,缓坡带发育小型扇及扇前洪泛平原间歇河道体系.准层序组类型与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类型相似,但是其内部各准层序以正韵律为主.  相似文献   
46.
该文通过对两个基准面转换的简易模型、分带理论、潮波延伸即基准面传递模式的分析,提出对于两个基准面都为平面时宜采用简易模型进行基准面转换.提出的方法通过在港航GIS系统中进行数据实例检验,证明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7.
垦东18+32块Ng5、Ng6为曲流河沉积,单砂体对比困难。针对垦东18+32块曲流河沉积特点,论述了曲流河的沉积模式和沉积特点。采取标志层及辅助标志层划分层位,以沉积旋回和等厚切片法划分时间单元,以等高程对比法结合区域分析确定时间单元,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砂体对比划分方案。在砂体的划分对比中,充分考虑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对差异压实给剖面造成的影响、河道充填沉积与正常砂岩沉积的对比,厚砂岩叠加或下切的划分对比,薄层砂岩的对比划分等均从曲流河沉积特点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最终建立了曲流河砂体的对比划分方法。精细的砂体对比与划分为进一步研究地质模型、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8.
徐家围子断陷营一段火山岩旋回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钻井取芯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测井资料,开展了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营一段高分辨火山岩旋回的划分,建立了营一段火山岩的旋回模式,并总结了营城组一段不同岩性、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营一段划分为3个旋回,每个火山岩旋回的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值在底部一般为中高值,顶部为低值;在不同旋回界面,测井曲线振幅和变化频率明显增大,指示风化壳或沉积夹层等标志性界面的存在;并通过研究认为自然伽马、电阻率和密度3种测井曲线对火山岩岩性和岩相识别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49.
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ross成因地层理论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上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通过关键界面的识别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目标层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旋回和17~20个短期旋回,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和沉积微相特征,总结了它们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对储层预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在剖析岩溶发育深度控制模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毛坝向斜岩溶发育的控制性基准面 ,认为毛家院子以南 ,向斜核部及东翼 ,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在海拔 90 0 m以上 ;向斜西翼及毛家院子以北的核部及东翼 ,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应在海拔 85 0 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