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13篇
系统科学   196篇
丛书文集   443篇
教育与普及   2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0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703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了中国22个地区1483例健康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与5项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2.
文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资源、环境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这对建立在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出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到区域地理的教材、教法中,作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内容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措施,指出实现地理素质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3.
文章讨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 .认为素质教育包含三个层次 ,即基本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论述了地理教学在不同层次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地理教学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4.
分析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区域地理形成和发展的大背景,明确<中国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发挥学科优势、适应时代和地区要求是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总目标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5.
文章论述了<中国地理>课程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区域性.指出<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应用多媒体、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现代地理教学技术来辅助<中国地理>教学,能够直观地、动态地、科学地展示中国地理要素的空间区域分布,揭示该区域不同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中国地理>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26.
应用样条配点法以三次 B样条函数为时域函数的试函数 ,求解了反对称角铺设层合板的动力响应问题。在若干算例中 ,对于各种边界 ,选择样条函数作为振型函数 ,用样条配点法求出了结构的动力响应量 ,并与 Newmark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7.
卢艳君 《太原科技》2003,(6):52-52,54
从炉排横向配风不均、风室压火、煤层厚度阻力及锅炉燃烧等方面分析了链条锅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8.
从图像处理和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边缘配准的鉴别方法。该配准算法基于图像几何形状和统计特征,由快速形状检测算法和投影算法组成。  相似文献   
29.
准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作者试图对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的食管癌地理环境病因研究中的有关强致癌物亚硝胺的物质来源问题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从国外同类研究工作开始,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各种环境致癌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