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1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8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基于动态分段技术的城市管网空间数据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的孤段-结点拓扑关系模型在建立线形要素空间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动态分段技术提出了建立城市管网空间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动态分段技术的3个基本概念即路径、度量和事件,系统地分析了城市管网的空间数据模型。最后将动态分段技术与城市管网模型结合,提出了实用性强的城市管网空间数据库逻辑设计方法,该数据库具有数据冗余低,数据维护方便、高效、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2.
由分析毫微秒电磁脉冲在探测地下目标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实施方案以及关键部件的设计,研制了有特色的行波天线。实践证明,该方案设计的装置辐射效率高,行波特性好。对埋地深度在1m左右的金属管道,能快速、清晰地显示和打印目标特性。  相似文献   
113.
地热能,在目前世界新能源年总产值40余亿美元中约占40%。60年代,意大利、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成一批大型地热电站,地热直接利用量及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地热资源的利用,具有能源、医疗保健、饮用、提取伴生元素等多重性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个大热库,它存在的45亿年中,表面逐渐冷却并形成几公里至三四十公里厚的地壳后,仍旧时刻在向地表散发着巨大的热能。据科学家们推算,地球的散热量总计达到每年1.52HFU(1HFU=4.1868微焦/厘米~2·秒=41.868毫瓦/米~2)。其中:每年全球地壳散热10.26×10~(18)焦;火山喷发散热9.21×10~(18)焦(O.Kapmane和R.Hiner,1974)或达32.66×10~(18)焦(上田诚也,水谷仁等,1978);温泉地热带散热20.93×10~(17)焦;地震释放的能量10.05×10~(17)焦,而地球内部  相似文献   
114.
地下连续墙垂直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把地下连续墙作为承重结构的工程实例越来越多,为了给方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的依据,我们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单片的连续墙的垂直静荷载现场试验,对地下墙的荷载传递机理及垂直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墙端阻力和侧壁摩阻力随位移发展而发挥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侧壁摩阻力的计算模型及地下连续墙垂直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可供工程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5.
离散变量优化方法及在地下墙围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离散变量搜索型方法的复合形法为基础,利用内点罚函数的基本思想构造有效目标函数,放松常规复合形法对顶点必须在可行域内的严格限制,相应地,适当加快映射步长的缩小速率以提高求解效率,用该方法结合平面弹性有限元法对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中国地下真菌新种和新记录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内报导了采自中国的地下真菌新种、新变种和新记录11个,它们是:西藏层腹菌Hy-menogasterxizangensisK.Tao,LiuetA.S.Xusp.nov.,湖北高腹菌GautieriahubeiensisK.Tao,ChangetLiusp.nov.,神农架高腹菌G.shennongjiaensisK.Tao,ChangetLiusp.nov.,昆明小林块腹菌KobayasiakunmingicaZang,K.TaoetLiusp.nov.,小林块腹菌黄色变种K.nipponicaImaietKawam.var.doracinaZang,K.TaoetLiuvar.nov.,吉尔克无索腹菌Marteliagilkeyae(ZeleretDodge)SingeretSmith,黄层腹菌HymenogasterluteusVitt.,钝层腹菌H.muticusBerk.etBr.,星孢奥腹菌坡特变种Octavianiaasterosperma(Vitt.)O.Kuntzevar.potteriSingeretSmith,大孢高腹菌GautieriamacrosporaG.H.Cunn.,北方  相似文献   
117.
主要介绍了地下洞室“以排为主,防、排、堵、相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的多层超强复合防排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8.
In this paper, a two-dimensional (2-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FDTD) schem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ient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ried objects, which are modeled by columns of arbitrary permittivities, conductivities, and sizes. The FDTD soil is modeled by isotropic, homogeneous and lossy media. The standing-traveling wave boundary condition (STWBC) that can simplify calculation and save CPU storage is used for modeling physical absorbers inside the FDTD computational dornairL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s incident on a layered medium and transient scattering by the ground and an underground airsqu are cylinder are computed. These result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FDTD scheme by comparisons with those shown in some references. Numerical results presented in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 are desirable and meaningful, explicitly distinguishing echo waves stemming from the ground and the buried ohjects.  相似文献   
119.
在世界上,最初的核试验,多在铁塔上爆炸。因这种地面爆炸,会卷起很多放射性尘埃,经过高空气流散布到世界各地,遭到众多的反对。而空中爆炸,试验者可根据所试核弹当量的大小,确定爆炸的高度,保证地面尘埃不致和核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烟云一起卷入高空,对地球污染和遭受的反对都要少些,所以美、苏、法、英逐渐使用空爆的方式。随后,又逐渐采用地下试验方式。我国核试验起步晚,由于种种原因还不  相似文献   
120.
提出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进行大型地下洞室群地质信息可视化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模拟真实地质形态的地下洞室群地质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准确地描述了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基于所建立的地质模型,可实现与地下洞室群相关的多项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群设计与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