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了地下水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基于Arc-view技术的地下水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地下水水位、用水量等信息的动态管理与模拟显示。  相似文献   
92.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方法, 分析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的影响. 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克里格插值拟合三工河流域1978, 1987和1998年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特征, 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78, 1987和1998年三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类图, 叠加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转移关系. 结果表明1978~1998年20年间无论是平水期还是丰水期, 整个绿洲地下水补给量变幅并不显著, 而地下水位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均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变化, 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流域地下水水位整体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33.4%), 空间自相关距离为17.78 km. 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的区域均是土地资源开发加剧的区域, 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建设及工矿用地土地资源的开发. 研究反映出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地下水资源时空变异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对于合理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 维护绿洲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在含水层较浅的地区开挖基坑及基槽,都涉及到降水问题。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费用甚至工程的安全。针对基坑降水中出现的地下水位降低深度不足和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陷过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各种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4.
制约济南岩溶大泉持续喷涌的主因素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护济南泉水,实施了减采和回灌措施,回归分析计算表明,1972—2002年泉水断流期间影响泉水位的主要因素是开采量,2003年以来泉水持续喷涌阶段开采量降至次要因素.基于2004—2012年间泉水位动态观测资料,采用地下水位动态线型特征系数法确定济南的岩溶裂隙发育较好;运用SPSS软件对降雨、回灌两个因子对泉水位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建立泉水位与月降雨回归—自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前一个月降雨对泉水位具有显著性影响;建立泉水位与降水量高次趋势模型,计算枯水期维持济南泉水动态稳定的月降雨阈值为26.65~30.73 mm;基于人工回灌量与泉水水位分析,计算得出枯水期保泉回灌补源量应不小于16.56万m3/d.研究结果表明,泉水位受气象和人为影响较敏感,为济南保泉与地下水回灌补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文章针对深基坑,较系统地研究了降水深度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包括连续墙水平位移、横向支撑压应力和基坑周围土体位移分布,并考虑不同水位条件下土层粘结力、摩擦角、变形模量、泊松比和侧压力系数等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地下水位高度对基坑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李文  杨凡  吴圣智  刘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0):8863-8872
岩溶地层溶隙发育,地下水流通性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浆液易流失,导致隧道运营过程中易出现上浮错台等灾害。为了研究岩溶地层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因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管片上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岩溶地层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因地下水位上涨引起管片上浮的规律。结果表明:注浆层隧顶空洞、隧底注浆不密实和地下水位上涨是影响管片上浮的主要因素,其中隧顶空洞对管片上浮影响最大;管片隧顶注浆流失越严重,上部注浆层对管片的约束越小,地下水位上涨造成的管片上浮越明显;管片隧底注浆不密实导致管片底部和注浆层之间粘结力降低,管片上浮量增加;研究给出了管片上浮量与注浆层空洞、注浆不密实和地下水位的对应关系,可为岩溶地层盾构注浆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田启明  梁爱斌 《科技信息》2009,(22):I0271-I027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耗水量日益增大,由于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甚至浪费严重,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的枯竭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务之际倡导节约性社会已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微灌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推广和应用,暗合了节约性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目前我国微灌技术在林业中主要应用于苗木生产中,现将微灌技术的设计要领作一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8.
输水堤防工程对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建立监测断面对塔里木河中游从2001-2007年输水堤防修建后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植被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的监测分析发现:堤防两侧湿地的地下水位呈现下降变化趋势,地下水矿化度以及主要离子含量呈现大幅度增加,而植被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都呈下降变化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输水堤防修建之初距堤防不同距离处水化学的相关性显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距堤防远处与近处的相关性下降,距堤防800 m以外区域成为水盐的排泄区.输水堤防的修建抑制了河水漫溢是堤防外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和植被覆盖度及物种多样性的降低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
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环及其地质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0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环及其地质环境效应"于2009年6月7-8日在南京举行.本沙龙文集将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文摘录部分学者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0.
莱州湾沿岸平原海水入侵灾害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莱州湾东,南沿岸平原的海(咸)水入侵是人为过量采取地下水和自然环境变化共同引发的灾害。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的地下水位负值区,淡水资源超采量和海(咸)入水入侵面积八卦减标志划分灾害进程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和缓解阶段,给出了灾害发展模式,为此解释新区灾害,针对灾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适时而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