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系统科学   100篇
丛书文集   328篇
教育与普及   2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53篇
综合类   463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旱作农业区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以及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土壤墒情测试方法及相应的仪器配置、数据的分析与传递、监测资料的归档整理。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宁德产小鱼仙草(Mosla dianthera Maxim)挥发油,得油率为0.50%.应用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方法分析了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93个峰,共鉴定了62种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8.114%.其中,香荆芥酚(27.229%)、香芹酮(12.326%)、百里香酚(11.027%)、β-石竹烯(7.246%)、柠檬烯(6.209%)、2-甲基-5-(1-异丙基)-乙酰苯酚(5.932%)、间伞花烃(4.982Vo)、葎草烯(4.496%)为主要成分.对7种供试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 vulgar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甘薯薯瘟病原细菌(Fasarium axyssporam)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强而呈递减之势.裸露坡地土壤养分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区的平均水平,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均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园地对坡地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尤为明显.种植草被对磷素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都随之呈现增大之势,水土流失区种植草被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4.
抗蚜威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抗蚜威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抗蚜威在灰钙土、灌漠土和黑垆土中施药6~7 d后的消失率达到90%以上,其消解方程分别为Ct=5.2575e-0.3905t、Ct=6.9821e-0.3289t、Ct=4.5910e-0.3919t.半衰期为T1.7~2.1 d,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减,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抗蚜威属于易降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施用后不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土壤中镉含量,确立了1%碘化钾-1.5%酒石酸钾钠-2%三乙醇胺-0.6%盐酸-9%磷酸测定体系.在此测定体系中,镉在滴汞电极上于-0.71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处产生一灵敏催化极谱波,镉浓度在0.2ng/ml~1μg/ml范围内与极谱峰电流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ng/ml.该方法用于土壤样品测定的RSD为0.6%~9.5%,加标回收率为90%~110%.该方法操作简便,用于土壤样品测定的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6.
祁连山森林生态结构与土壤性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山各森林生态结构设置样地,对其进行植被因子调查。利用相应土壤水分动态长期定位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山地灰褐土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1.88%、土壤颗粒<0.01mm的仅占29.93%,而山地栗钙土有机质含量仅为1.65%、土壤颗粒<0.01mm的占56.23%;不同森林生态结构土壤含水率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而且不同森林生态结构土壤含水量也具有很大差异,云杉林土壤水分年均36.58%、牧坡草地为18.96%,不同类型的林地土壤多年平均含水量明显高于牧坡草地;不同的森林生态结构与特定形成的土壤类型及土壤水分处于一种共生、互利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Rising atmospheric CO2 and temperature are altering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 Grasslan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carbon cycle. Below-ground processe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grassland carbon cycle because they regulate …  相似文献   
108.
Biological soil crusts serve a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sand fixati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spatial variability of microorganism in crusts relating to locations, soil layers of sand dunes and seasons. At moss-dominated inter-dune areas, higher soil nutrient and water concentrations were likely to maintain the microbial activities. Bacteria showed the highest capabilities of settlement and growth in inter-dunes in both spring and autumn. Soil water content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in soil crusts in the inter-dune areas, especially in spring. Variations of quantities of actinomyces and fungi basically showed the consistent tren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sand dun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soil layers,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quantities of each microorganism group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fluctuated in both spring and autumn. Among different microorganism groups, bacteria were predominant, actinomyces the next and fungi the least in both spring and autumn in all soil layers (0-20 cm). The proportion of bacteria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higher in spring than those in autumn in all soil layers (0-20 cm). No consistent trends were found in actinomyces and fung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ies of microorganism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oil water content, total N, total P, available P, available K,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otal salt content,catalase, urease, phosphat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相似文献   
109.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中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地下生物宝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分解者,对环境起着天然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维持能力方面极其重要.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的有机整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指生命体在遗传、种类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变化.从遗传、分类、生态功能以及系统发育等多方面阐述了当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探讨了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用富集因子法评价我国城市土壤风沙尘元素的污染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用富集因子法分析土壤风沙尘17个元素的富集(污染)状况.结果表明,C a、C r、Co、N i、Cu、Zn、B r、Pb是广泛富集的元素;地区间元素污染级别差异显著;相对于不同参比元素(A l、F e、T i)的富集因子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