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详细分析与阐述了圆弧齿蜗轮飞刀的设计要点及制造中所需的样板、夹辅具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和材料成型性能进行分析,确定了盖嘴采用圆弧抽芯结构的模具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圆弧柚芯机构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该结构简单易行,既节约了制造成本,又缩短了制模周期。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CNC系统采用两次插补方式,使用的一种新的DDA圆弧插补公式:双DDA圆弧插补公式。对该公式的误差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并得到了插补点坐标的一般表达式,而且结合两次插补原理,推导出了双DDA圆弧插补公式的弦拟合误差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短幅外摆线的等距线为原始齿廓(外齿轮),求取了与之共轭的内齿轮齿形(准摆线齿形)及切削这种内齿轮的插齿刀齿形,并寻求了用三圆弧替代插齿刀齿形的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能获得足够的齿形精度,而给插齿刀的制造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25.
应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和共轭理论,对作者所建立的渐开线型涡旋齿型线修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证明.经过这种分析和证明,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可靠性,同时介绍了一对涡旋齿在啮合中必然符合共轭关系的几种情况.用这种关系既可证明一对现有的涡旋齿面能否正确啮合,也可利用这种关系设计出新的线型.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直接从传动的角度出发,用圆弧齿廓传动近似代替渐开线齿廓传动的新思想,并把圆弧齿廓实现近似定传动比传动的优化问题化为四杆连杆机构实现近似定传动比的优化问题,采用交换算法计算出传动比误差的极小极大优化参数,最后综合评价了圆弧齿廓传动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7.
应用自动研制开发的三维弹性力接触问题分析软件3DBEMC,对4种螺旋角参数,4种载荷参数的JB929-67型单圆弧齿接触问题进行了计算,得到16组圆弧齿轮的变形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回归出单圆弧齿轮的啮合刚度公式,还分析了影响圆弧齿轮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的各种误差,推导了单圆弧齿轮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K1,为单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荷系数。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利用泰洛级数导出了阿基米德齿轮滚刀造形误差的近似公式,该公式直观地揭示了滚刀主要参数与误差之间的关系,而且便于滚刀设计的程序化和优化。文中提出了新的轴向齿形角计算方法,它能使滚刀刀刃的齿形误差分布较为合理。笔者采用最大误差最小法,对滚刀前角值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每一规格的滚刀都存在一个最佳前角值。对于m=4—10的精滚刀,选取分园前角3~4°为宜。随着滚刀重磨,要改变前刀面的偏心距。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导出了计算文题膜厚的两个通用公式,并分析了影响参数。还提出了一个简易快速的计算方法;仅需在图表上查取至多5~6个数据并连乘起来就可得到油膜厚度值。  相似文献   
30.
提出一种在普通平面磨床上利用空间机构加工大圆弧曲面的方法,将工作台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工件的微小转动,砂轮在工件圆弧表面作包络曲线运动,机构简单,调整方便.对杆组进行的优化设计和加工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加工曲线的曲率半径由250 mm至1 000 mm连续变化,工件曲面误差小于0.03 mm,并可加工凸凹圆弧曲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