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5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流体力化学-二次流原理在污泥颗粒化中的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污泥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在流体中添加适量剂量的絮凝剂,利用流体力化学-二次流原理,施加合适的流体剪切力,形成合理的二次流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原始颗粒污泥.利用污泥内部和水中的微生物,通过好气或厌气培养,能加快(好氧或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加快颗粒污泥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污水处理生产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649μm、1 171μm和1 571μm三个粒径、不同初始生物量的硝化颗粒污泥90 d内的硝化性能,发现颗粒比增长速率μd、生物量比增长速率μg的变化均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其成因在于硝化颗粒污泥内部生态环境、菌群和生物量随污泥粒径增长发生了变化,可以用引入比代谢速率后的生物量变化模型来描述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73.
采用载体吸附法的固定化方式培养了高活性的厌氧生物膜颗粒,并研究了反应器的启动运行、工艺特性及污泥特性等规律,探索用生物膜颗粒取代厌氧颗粒污泥的可行性,以缓解国内颗粒污泥供应不足的问题.实验装置采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投加人工配水,裸载体为陶粒(湿视密度1310kg·m-3,平均粒径0.32mm).实验分初次启动、二次启动及稳定运行两个阶段进行,反应器仅需24 d就可完成启动,COD容积负荷最高达到18kg·m-3·d-1,相应的COD去除率在70%~80%之间.  相似文献   
74.
针对抚顺市三宝屯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在高温条件(70℃)下预处理后在34℃条件下厌氧消化,与无预处理的一步厌氧消化反应进行对比,检验高温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天预处理后,有机物从污泥中溶出,上清液的COD达到8 980 mg/L,而原污泥上清液的COD只有1 083 mg/L;经过16 d的厌氧消化后,COD、VSS去除率比未预处理的各提高了11.3%、12.3%,总产气量则增加了74 mL,且污泥停留时间可缩短到12d;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明显改善,pH值明显降低,低至6.1,有机酸浓度明显增大,达到1 058 mg/L(以乙酸计),但是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高浓度的氨氮,使系统保持很好的缓冲能力.而未预处理的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pH值只是在7.1~7.6之间变化,没有明显的产酸阶段.  相似文献   
75.
为了寻找特性速度对火焰结构的规律性影响,使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测量圆盘形钝体后甲烷/湿空气非预混火焰的回流区速度场,得到火焰的平均速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在中心燃料未穿透回流区时,中心轴线上存在2个滞止点;与普通的燃烧火焰相比,湿空气燃烧2个滞止点之间的距离变短,最小无量纲速度偏大,其位置曲线具有3个明显的变化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燃烧状态;在不同的空气速度下,中心轴线上的最小速度及其所处位置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函数关系,表明燃空速度比是控制燃烧火焰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6.
以好氧-厌氧耦合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为种泥,采用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AR中成功地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表明,该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去除COD和TOC的性能。好氧颗粒污泥成熟后平均直径为0.5~2.0mm,沉降速度为14.9~31.8m/h,反应器对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小于91.42%和93.46%。  相似文献   
77.
超声浴回流法制取哌啶类离子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液体由于具有电导率高、低蒸汽压、宽电化学窗口、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采用超声浴回流方法制取高纯度哌啶类离子液体,在电池体系Li/LiTFSI的PP13/14TFSI溶液/LiCoO2中,0.1C充放时获得超过139mAh/g的释放比容量.并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就该制取法对产物纯度提高、缩短制备周期和节约成本等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的高度非线性、进水流量及水质变化剧烈、各状态变量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等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以污泥龄作为运转控制参数,调节排出污泥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在线调整输入变量的隶属函数、优化控制规则.将其应用于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快速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泥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沉淀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絮凝剂对给水厂污泥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的改善作用,简述了污泥的性质及污泥的絮凝机理,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含油污泥的组成特点,利用矿物油的焦化反应机理,以自然干化含油污泥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焦化反应装置对含油污泥进行焦化处理,获取了大量的试验数据.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出利用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490 ℃,反应压力为常压.在此条件下,液相产品的收率为88.23%,产品主要为汽油、柴油和蜡油.对该工艺进行了工业化经济核算,为该项目的工业化实施确立了可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