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7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5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梳理了国内外剩余污泥资源化方法,包括制备建筑材料、能源利用、制备吸附材料、土地利用、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等技术。在综合了国内外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污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于2016年5月和2017年1月,分别对南方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分别为0%、5%、10%和15%)协同焚烧试验,探讨市政污泥掺烧对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PCDD/Fs排放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中,PCDD/Fs均主要分布于飞灰与炉渣中.受焚烧过程中PCDD/Fs的结构破合与重组的影响,废渣中以2, 3, 4, 7, 8-PeCDF (13.0%~72.1%)单体为主. 2016年5月,每吨焚烧原料(指生活垃圾跟污泥的混合物)混合焚烧排放的PCDD/Fs毒性当量比原料本身含有的增加了14.1~29.2 μg TEQ/t,而2017年1月则降低了9.2~9.9 μg TEQ /t.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加入市政污泥能够提高焚烧材料中的硫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从而抑制PCDD/Fs的再合成.综上所述,在保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电力生产条件下,适当的市政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能够降低焚烧过程中的PCDD/Fs排放,从而实现市政垃圾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相似文献   
43.
城市生活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危害因子。但是,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生活污泥含水率较高,通常在80%左右,给污泥的处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温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泥的技术,即自蔓延热解焚烧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能有效解决高含水率生活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问题,同时能大大降低处理能耗及成本。  相似文献   
44.
针对制浆造纸废水芬顿氧化过程产生的富铁污泥含铁量高的优势,及其易引起混合污泥脱水困难的问题,提出对富铁污泥进行酸处理溶出其中的Fe3+,以用作污泥调理剂的资源化利用新思路。采用元素分析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分析富铁污泥的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富铁污泥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以铁的溶出率和酸消耗量为指标优化酸处理富铁污泥的反应条件,以污泥比阻的降低程度为指标评价制得的污泥调理剂的调理效果,并与FeCl_3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富铁污泥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达39.32%,主要以三价的水合氧化铁形式存在;常温下富铁污泥酸处理的优化条件是硫酸与绝干富铁污泥的质量比为0.91g/g,反应时间为180 min,在此条件下铁溶出率可达57.24%。经酸处理后的富铁污泥制得的调理剂在投加量(以铁质量计)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干质量的3.45%时,可将污泥比阻降为其初始值的17.90%,与FeCl_3的污泥调理效果相当,这说明该方法是制浆造纸厂富铁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可行工艺。  相似文献   
45.
为减少污泥干化过程中所释放臭气对环境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不同碱性添加剂对污泥干化臭气释放的抑制效果,以及不同吸附剂对污泥干化臭气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在干化前添加碱可以有效抑制含硫臭气的释放,尤其是酸性气体H_2S和SO_2的释放,并且所添加碱的碱性越强、抑制效果越好,在250℃下释放的气态硫化物总量不到样品中总硫含量的1%.在污泥直接干化尾气条件下进行吸附试验,发现分子筛与菌液对含硫、含氮气体吸收效果优于水和Na_2CO_3溶液,不再与气体的酸碱性相关,对于多数气体的脱除率都能达到90%以上.相比添加碱抑制臭气释放的方法,臭气产生后利用不同介质吸附对臭气排放的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6.
在UASB处理废水过程中,对pH值有特别的要求,厌氧产甲烷的最佳pH在6.8~7.2之间[1],所以在厌氧处理之前需对废水pH进行调节.在实际工业化控制中,可以适当放宽控制范围到6~9,通过UASB回流水与调节池废水按比例混合,可以满足调整PH要求,达到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47.
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方面,发达国家网罗全球英才,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人才的流失,尤其是海外留学人才。韩国在20世纪60~90年代经历了从人才外流到人才回归的转变,印度的科技人才特别是软件人才外流严重,日本则处于人才竞争优势地位。韩国和印度通过建立海外人才库、科学城、实施宽松的国籍政策等促进人才回国;日本积极建设研究基地、完善外国人才雇佣制度、启动跨国企业人才争夺战略来吸引外国人才。  相似文献   
48.
为了找到可以指导中国小城镇污泥资源化方案的决策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论文确定了中国小城镇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方向的评判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判法、熵值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值,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中国小城镇污泥资源化方案进行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堆肥及农用是小城镇污泥资源化的最佳方案,填埋及土地利用次之,焚烧最差.  相似文献   
49.
在已有的两级SBR除磷脱氮工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艺除磷与脱氮的优势和原运行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两级SBR工艺优化除磷与脱氮的改进运行模式,讨论了采用改进后的运行模式,在无需外加碳源条件下,实现对城市污水同步高效除磷与脱氮的可行性,分析了对该两级工艺实行实时过程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利用热和酸有助于微生物细胞破碎原理,对含磷污泥在不同温度(60、70、80、90℃),不同无机酸(H2SO4、HCl、HNO3)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释磷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污泥释磷率提高,90℃下加热2h,总磷(T-P)释放率为22.5%,明显比60℃下高.在加酸条件下,随着酸浓度提高,T-P释放率提高.在10%HCl反应条件下,污泥磷释放效果最好,释磷比率为52.2%;10%HzS0t条件下,释磷效果稍差,释磷率为46.0%;10%HNO3与前两者相比,释磷效果最差,释磷率为39.6%.加热和加酸条件下释磷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加酸比加热更有利于T-P释放.在热和酸联合作用下,污泥T-P释放效果更好.在90℃+2%HCl条件下经2h后,T—P释放率达到96.3%.显微镜观察显示仅仅加热对含磷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破坏得不彻底,但通过加热和加酸联合作用和反应后,微生物细胞被完全破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