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64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在LINUX下通过/proc和gdb感染进程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程序的流程图和关键技术的代码。  相似文献   
102.
同伴关系的建立 ,受许多因素影响 ,有个体的、也有社会的。同伴间的评价对其每个个体的自身成长都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提高每个人的自身素质 ,是创造“绿色”同伴心理环境所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报道了三种新的含硅偶氮化合物的合成,用IR,HNMR,MS及元素分析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研究它们与有机光导电物质聚(N-乙烯基)咔唑氯仿溶液的UV光谱时,发现它们能形成CT复合物,并使感光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实验结果对研究新的光导电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医院内病原菌的流行及药敏谱信息处理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思想、运行环境及功能等.它将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院内感染监察及药事管理诸项工作有机地联为一体,可随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大量的纵横统计分析数据报表(共13类)和直观的图形(两百多个直方图和5类 Ridit 分析图).  相似文献   
105.
106.
分析了福建省的莆田、厦门两市182例原发性肝癌(PHC)病案的临床特点,探讨与HBV感染、HB之间关系,以及观察其中部分病例。采集其血清作HBV标志物检测,PHC患者129例HBsAg阳性77例,阳性率59.69%(R-PHA),比当地自然人群调经4.29%高出12.91倍,61例PHC血清作HBV标志物检查(EIA),有91.80%病例感染HBV,比配对对照组感染率8.20%高出10.20倍(P  相似文献   
107.
一、大葱褐斑病 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感染易从上部开始,初为水浸状黄褐色斑点,然后生成梭形病斑,一般长 10~30 毫米,宽 3~6 毫米.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易产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局部干枯.  相似文献   
108.
实践证明,入冬后至立春前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如下:①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可减少鱼种感染病菌的机会,有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②冬季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③可及早恢复和补充鱼种在越冬及运输过程中的体能消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分娩新生儿实施母婴阻断的最佳方案.方法:通过总结通辽市传染病医院和通辽市铁路医院168例HBsAg阳性母亲分娩新生儿实施母婴阻断后的血清HBV标志物资料.根据不同阻断方案分成三组:重组酵母疫苗组、联合免疫组、宫内阻断组.结果:宫内阻断组保护率最高,达到96.0%.HBV宫内感染率最低;联合免疫组效果优于重组酵母疫苗组.结论:HBV母婴传播与母亲HBeAg或HBV-DNA阳性显著相关,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宫内感染,产前多次注射HBIG(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邻近或转移性病变累及颈动脉间隙的影像特点.方法:搜集35例疾病经临床病理证实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病变累及颈动脉间隙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转移性淋巴结20例(占57%)均推压、包绕颈动脉间隙内血管.淋巴瘤7例(占20%)均为推移颈动脉间隙内血管.其他病变(8例,占23%)如神经鞘瘤等均以推压为主,使颈动脉间隙内血管移位.10例恶性肿瘤及1例病灶感染(占31%)则表现为病变与血管之间的脂肪层消失.结论:转移性淋巴结多为包绕颈动脉间隙内的血管.淋巴瘤及良性肿块主要是推移颈动脉间隙内的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