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自云南省大理州产的多脉茵芋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O-甲基多脉茵芋醇、蒲公英萜酮、吴茱萸素、香草木宁和拟芸香品,其中O-甲基多脉茵芋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2.
首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建立了生药及其炮制品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生药及其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吴茱萸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吴茱萸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其有效成分含量,为吴茱萸超微饮片的质控提供可靠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公司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含0.04%辛烷磺酸钠和0.05%磷酸的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初步建立了吴茱萸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结论:利用HPLC指纹图谱可以较全面地控制吴茱萸超微饮片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4.
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考察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采用(美国热电)SOLAAR-M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煎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共测定了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得出汤剂中部分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微量元素含量下降,且下降程度与吴茱萸的比例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5.
《遵义科技》2007,35(1):F0002-F0002,I0001
2006年11月2-9日,市科技局(市中药办)段开强局长(主任)带队,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赤水金钗石斛GAP基地、正安白及GAP基地、仁怀杜仲GAP基地、余庆吴茱萸GAP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正安、道真、凤冈、务川四县半夏种植试点示范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36.
《贵州科学》2021,39(5)
目的:研究吴茱萸果实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基于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吴茱萸果实的石油醚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碱(1)、吴茱萸次碱(2)、atanin(3)、glycolone(4)、茵芋碱(5)、吴茱萸酰胺I(6)、吴茱萸卡品碱(7)、二氢吴茱萸卡品碱(8)、1-甲基-2-正十一烷基-4-(1H)-喹诺酮(9)和1-甲基-2-正壬基-4-(1H)-喹诺酮(10)。结论:所分离的生物碱均为吴茱萸的特征成分。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7.
吴茱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根和叶亦供药用.目前,在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方面,已提取分离并鉴定出40多种化合物.本文对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
HPLC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吴茱萸吴茱萸碱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phevisorb -Sio2 (2 5 0mm× 4 6mm )、粒度5 μm(大连依利特公司 ) ,流动相为正庚烷 -异丙醇 -已酸 (89∶10∶1) ,检测波长 2 5 4nm ,流速 1mL·min-1。平均回收率为 10 2 5 % ,RSD =3 14%。线性关系、精密度及重线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39.
研究小儿腹泻外敷膜剂的提取工艺.采用双提法(即水提挥发油,醇提生物碱),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加醇量为考察因素,并以吴茱萸次碱的质量分数为指标,考察提取的最佳工艺.初步确定挥发油提取为10倍量水,提取6 h;生物碱提取为6倍量质量分数为9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确定了小儿腹泻外敷膜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