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采用微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在La2 O3 NiO/γ Al2 O3 催化剂上添加CaO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CaO后 ,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 ,引发温度降低 ,CH4的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升高 ,1 ?O 2 %La 1 2 %Ni/γ Al2 O3 是较适宜的催化剂在中低温区 ,随反应温度升高 ,CH4的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升高 ,催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 6 0 0℃~70 0℃ .  相似文献   
42.
采用气体间接物理吸收技术,在453~534K、0.5~5MPa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甲醇合成气中H2、CO、CO2在三二醇二甲醚溶剂中的溶解特性并与甲醇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温度增加,H2溶解度增加,而CO、CO2则降低;在实验范围内,三种气体的溶解比较。结果表明:随温度增加,H2溶解度增加,而CO、CO2则降低;在实验范围内,三种气体的溶解过程均符合享利定律。该溶剂对醇具有很  相似文献   
43.
以液体石蜡为液相介质 ,在富 CO合成气条件下研究了 C30 2铜基催化剂上 CO、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得到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比较 ,认为在 CO浓度较高的情况下 ,幂函数模型优于 Langmuir- Hinshelwood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催化剂和液相介质在富 CO合成气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4.
通过高温焙烧硝酸盐分解法 ,以 Ni为活性组分制备磁铅石型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Ca Ni Al11O19-δ催化剂 ,并用 XRD,XPS,TPR和 TGA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 ,六铝酸盐 Ca Ni Al11O19-δ对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在 780℃连续反应 1 8h,CH4 和 CO2 转化率分别保持在 93.4%和 91 .2 %以上 ,催化剂积炭量仅为 1 .61 8% ,没有发现高温烧结和因少量积炭而失活现象  相似文献   
45.
考察了天然气、C02、02和水蒸气转化制合成气的还原温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6.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再生剂对部分失活CN-16催化剂进行再生,并对部分失活CN-16催化剂再生条件进行了选择。其最佳再生条件为:再生剂中A的摩尔百分含量为5mol%~10mol%,再生温度为850℃或900℃。部分失活CN-16催化剂再生后,其催化性明显高于再生前,并且接近新CN-16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47.
以液体石蜡为液相介质,在富CO合成气条件下研究了C302铜基催化剂上CO、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得到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比较,认为在CO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幂函数模型优于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和液相介质在富CO合成气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8.
较系统地考察了原料合成气中H_2S含量对钼硫基催化剂K_2MoS_4/SiO_2和MoS_2/K_2CO_3/SiO_2上合成气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首次发现,当原料合成气H_2S含量达到1.6%时,甲硫醇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主导产物,选择性达96C%,根据这类催化剂活性相(位)组成、结构的已有谱学表征结果,探讨了甲硫醇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49.
赵丽娜 《松辽学刊》2005,26(3):37-39
对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反应催化剂的研究以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0.
本文运用热力学方法在理论上研究了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转化制甲醇合成气(氢碳比R=2)反应的特性。计算了体系中存在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研究了不同含量二氧化碳、氧、水蒸气对CH4转化率、反应的平衡组成以及对合成气氢碳比(R)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发现适合于制甲醇合成气反应原料的最佳含量(甲烷为1mol):氧为0.3mol;二氧化碳为0.1mol;水蒸气为0.7~1.1mol。最佳操作条件是:latm,反应温度≥7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