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83篇
系统科学   368篇
丛书文集   517篇
教育与普及   3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5篇
现状及发展   67篇
综合类   1594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1029篇
  2013年   891篇
  2012年   1255篇
  2011年   1447篇
  2010年   1470篇
  2009年   1571篇
  2008年   1567篇
  2007年   1505篇
  2006年   977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770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在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风暴之中诞生的产物,它既包括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实行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民办科技机构;又包括由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72.
73.
近年来,义乌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加快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建设这一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区域科技创新,拓展科技交流合作活动,优化科技创业环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74.
专利制度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安徽科技》2003,(3):58-60
作为新世纪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知识特别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正悄然兴起.知识经济既不同于农业经济又不同于工业经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既需要有新观念、新思维、新政策、新机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所谓专利制度,是关于在承认知识是一种财产并对其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专利制度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作用;二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三是促进知识成果、外资的引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作用.作为科研活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专利制度在高校科研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独瑜 《甘肃科技》2003,19(10):10-10,7
分析了当前农村各种合作组织的趋势,并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6.
77.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防意识有所忽视,从中国经济特点和国防需求的现实出发,科学理解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形成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杨俊革 《创新科技》2003,(11):31-31
<正> 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因此,教育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改革,要求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广义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也是创新,学生的创新多数是  相似文献   
79.
80.
《华东科技》2003,(1):102-102
侯耀华、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4年7月从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电子自动化控制专业毕业后,就到了上海航天局上海新宇电源厂从事技术工作。曾参与“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电源系统的研制,并在该项目发射成功后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