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86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3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针对Si3N4陶瓷材料制成的导向叶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详细分析计算了陶瓷导向叶片在点火启动阶段各瞬时的瞬态温度场及热应力场分布状况,可为陶瓷导向叶片的低和化设计、破坏分析及寿命估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3.
石油钻机绞车刹车盘叶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钻机绞车刹车盘的散热问题,对刹车盘的长短S型叶片和长短直叶片进行了实体建模,并运用CFD对流场仿真分析.在有正反转要求且工作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得出了长短直叶片的质量流量最大,最有利于刹车盘的散热结论.实际生产证明与上述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144.
利用正交试验并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黔产山银花中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此考量不同发育时期黔产山银花及其叶片中总黄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黔产山银花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80℃,料液比1∶40(W/V,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幼蕾期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3.669 mg/g(鲜重),其次为青色期花30.575 mg/g(鲜重)和成熟叶29.438 mg/g(鲜重),大白期花和幼叶中总黄酮含量相近,分别为22.792 mg/g(鲜重)和23.059 mg/g(鲜重),而银花期花中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2.161 mg/g(鲜重)。结论:总黄酮含量随花蕾发育呈线性降低;黔产山银花叶片和花有较为可观的黄酮含量,均可有效提高山银花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5.
为了研究核主泵叶轮能量转换规律与叶片载荷分布规律之间的关联性,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流量工况下核主泵模型泵进行全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从叶片吸力面到压力面,叶片做功能力逐渐增强;为了使叶轮获得较好的水力性能,叶片载荷的变化趋势应保持平缓,且其载荷峰值应在靠近叶轮出口处;根据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叶轮性能曲线,叶片载荷有最优变化梯度;叶轮叶片中间流线上的动压载荷随着流量的增大逐渐减小,且动压载荷变化幅度较静压载荷更为明显,叶片动压载荷占总载荷的比重越低叶轮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6.
以风力机专用厚翼型DU99-W-405LM为对象,采用CFD方法对洁净翼型段及安装涡流发生器后的翼型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攻角范围内涡流发生器可有效推迟流动分离,提高翼型升力,降低阻力,改善叶片气动性能,并揭示了涡流发生器控制流动分离的机理.通过甘肃西滩风场1.5 MW风机安装涡流发生器前后功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风速7~10 m/s风力机功率增量最大,最大值达到181.42 kW,比安装前功率提高了28.8%,试验数据表明安装涡流发生器改善叶片的气动特性是有效的,可以提高风力机机组发电功率.  相似文献   
147.
针对风力机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叶尖涡影响风力机本身以及下游风力机气动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叶尖涡的策略,以减小叶尖涡对风力机本身及下游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以PhaseⅥ叶片的1/8模型为原始模型,在叶尖处和轮毂处同时开洞,用管道将洞连接的模型称作新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来流风速从6 m/s到20 m/s的15个工况下原始模型和新模型风力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风速下原始模型和新模型气动性能几乎一样,即新模型对叶片气动性能影响很小,尾流扩散速度也相近;但随着来流风速的增大新模型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也随之增大,新模型风轮功率比原始模型风轮功率有明显提高,尾流在风轮旋转平面内扩散速度变快,在来流方向传播距离变短.新模型尾流可以减小对下游风力机的影响,提升了风电场风能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研究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 P. nigra)幼苗生长、生理特性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活性对酸雨胁迫的响应情况,为其在酸雨沉降日趋频发的北方地区栽植提供参考。方法 以小黑杨为研究材料,对其连续喷施不同酸度[pH为2.5、4.5和7.0(CK)]的模拟酸雨,待小黑杨叶片出现明显病症时,测定其生长、叶片超微结构、抗氧化酶和光系统Ⅱ活性指标。结果 与对照相比,pH 4.5的模拟酸雨处理下小黑杨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显著增加;叶片颜色变浅绿色,但叶绿体结构紧凑,类囊体排列规则,未见淀粉粒,嗜锇滴数量略增多。而pH 2.5模拟酸雨处理的小黑杨幼苗茎粗和叶面积显著降低;叶片颜色变黄、叶尖和叶脉出现明显斑点,且细胞膜局部破损,叶绿体体积增大,类囊体间隙增大,可见少量淀粉粒,嗜锇滴数量和体积明显增加。模拟酸雨处理的小黑杨叶片中超氧阴离子 O 2 · -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显著增加,且酸度越大,增幅越大;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酸度的增大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pH 2.5模拟酸雨处理杨树叶片的可变荧光强度(VLVKVJVI)和诱导曲线初始斜率(MO)显著高于CK,但叶绿素荧光曲线面积(Fix Area)和质体醌库的大小(Sm)显著低于CK。pH 4.5模拟酸雨处理中,仅VLVK显著高于CK,而其他荧光参数与CK差异不显著。结论 酸雨对小黑杨生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pH,pH 2.5模拟酸雨处理抑制小黑杨生长,并且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症状时,叶绿体结构异常,类囊体排列不规整,光系统Ⅱ电子传递受到抑制;而pH 4.5模拟酸雨处理促进小黑杨生长、叶片超微结构表现正常,小黑杨幼苗对pH 4.5酸雨沉降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149.
为开展基于非接触叶尖振动测量的风扇叶片外物撞击监测识别技术研究,设计搭建了风扇叶片外物撞击监测识别试验平台,开展了不同弹体质量、发射速度、风扇转速等工况下的外物撞击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机对外物撞击识别结果进行了检验,初步给出了外物撞击判定准则.分析了不同弹体质量、转速条件下系统识别准确率的差异,以及不同撞击因素与叶尖振动之间的定性规律.分析得出:外物撞击监测识别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出撞击事件以及撞击叶片编号;风扇转速在1 800~4 000 r/min范围内,当弹体质量大于2.90 g时,系统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00%,这为后续建立外物撞击智能监测识别方法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0.
为探究开槽叶片对轴流泵空化性能的影响,以350ZQ-70-H型潜水轴流泵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空化余量下的流场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原模型与改进后模型的速度矢量分布、压力分布、内部空泡体积分数及空泡体积变化等.结果表明:开槽叶片可以改善轴流泵的效率和扬程,提升轴流泵性能;开槽叶片增大了叶片进口处流动面积,降低了叶片进口处流速,使得轴流泵叶轮内压力的分布得到改善,从而对空化产生抑制作用;在空化的各个阶段里,开槽模型的空泡体积分数分布均有所降低,其中空化初始阶段最为明显,相比原模型下降了30.4%,有效抑制了空化的发展,空化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