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7 毫秒
381.
河北南部山区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南部山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共包括5个植被型、29个群系,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暖温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样方调查,该区典型植被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约有178种,隶属于47科、126属,优势科有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等,优势属有蒿属、委陵菜属、苔草属等;该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种在该区植被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被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82.
南华北上二叠统石千峰组物源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恢复华北南部地区石千峰组原盆地沉积环境格局,为进一步研究华北南部地区二叠系沉积地质与盆地原型提供支持。方法根据岩石碎屑组分基本数据,运用地层厚度、砂岩百分含量、古水流、砂岩成分的系统分析方法。结果研究区地层自南西向北东呈现依次增厚的趋势,整体为北东方向倾斜的宽缓斜坡环境;砂岩分布特征指示物源来自南部隆起区和沉积中心在研究区以北地区。结论华北南部地区石千峰组整体属于近山的海陆过渡相陆缘近海湖环境内的充填物,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南部的秦岭古隆起,并向晚二叠世华北盆地南部提供了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  相似文献   
383.
连云港南部近岸带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主要根据现场采集的126个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运用对应分析和C-M图等方法,结合地貌和水动力条件,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动力沉积环境,即潮流沉积环境、潮流波浪混合沉环境和波浪沉积环境,并进一步探讨各沉积环境的动力沉积机制.  相似文献   
384.
利用1961—2014年全国756站的降水资料和美国NOAA-CIRES的20C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四川南部秋季(9~11月)降水变化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四川南部秋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际周期以2~4 a和准6 a为主,年代际周期以9~15 a为主。它与黄淮流域同期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四川南部秋季降水关系密切的大气环流结构是北大西洋—俄罗斯西部—蒙古西部—东亚(NRMA)遥相关波列,NRMA遥相关波列在东亚地区激发出一个气旋性环流,与此同时,中南半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性环流,以上环流型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和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四川南部地区汇合,从而容易导致该地区降水的产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385.
以蓝圆鱼参 Decapterusm aruadsi为宿主,对台湾海峡鱼类寄生线虫幼虫中两个优势种平均感染强度与蓝圆鱼参叉尾长及体重间的关系、线虫幼虫的感染强度、雌雄性比及幼虫性腺发育的月变化动态进行了观察.初步探讨环境温度和宿主生物学特性等与线虫幼虫动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6.
台湾海峡南部1997年8月温度、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1997年8月中旬台湾海峡南部海区的CTD资料,分析该调查海区温度、盐度的分布特征.其结果表明:1)温、盐垂直分布主要存在单跃层、双跃层及均匀分布3种类型;2)南澳近岸及台湾浅滩南部和澎湖以北海域存在上升流  相似文献   
387.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对乌尔逊凹陷南部地区大磨拐河组进行了层序分析,识别出二级层序界面,首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分析了层序内三个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特征。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分析,建立了该区的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油气分布特点,在有利的构造配合下,指出了工区发育的四种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388.
济南市地下水补给区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在大尺度上景观格局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对3个区域景观类型、地形梯度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分别计算,结果发现,近郊地区受城市扩张的影响,人为干扰最强,工矿企业多,总体景观格局的防蚀效果最差;南北沙河地区,山间谷地宽阔,农业活动频繁,景观格局的防蚀效果较近郊地区稍好;三川地区地形起伏变化最大,山高坡陡,人为干扰少,生态状况良好,景观格局防蚀效果最好.为维护景观整体生态的良性发展,并将其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协调起来,针对不同的区域特征,在极有限地调整或增加自然植被面积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合理调整景观格局和增加自然景观间的生态联通程度,使景观格局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89.
3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