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介绍了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和报警系统的功能,结合智能小区工程案例,对可视对讲和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2.
主要介绍利用多媒体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开发而成的变配电站智能化可视系统.它集远程操作、信息集中、易于操作的Windows界面于一体,能快速及时掌握变配电站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3.
在《用VisualFoxPro实现“动态按扭”》一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又得出一种用VisualFoxPro实现“动态按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4.
以Openinventor的三维场景建模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以Openinventor三维图形开发包为建模支撑的桌面PC非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就重庆师范大学新校区范围的场景建模、可视仿真等有关技术进行,对校园的真实场景进行了抽象和可视化研究.  相似文献   
85.
将可视化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发展带来的海量数据分析及显示等问题。文章介绍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针对电网企业数据和已有的分析手段,并结合园区电力系统分析需求提出一种支持用户交互式探索的可视分析系统框架;基于此提出了园区电力数据可视分析原型系统,支持在浏览器中或其他显示和交互设备上使用。案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全方面地展现园区内的供用电数据以及资源建设等信息,帮助供电部门综合多种电力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6.
基于微博文本数据分析的社会群体情感可视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已有的情感分析研究多侧重在情感的倾向性方面, 缺乏对各类情感的详细描述, 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社会群体的情感变化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依存句法和人工标注相结合的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维立体的人脸表情进行情感分析, 形象地呈现社会群体的情感变化。对于不同的社会事件, 以可视化方式来展现不同地区微博群体的情感。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人群情感, 研究结果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立体视觉系统的目标可见性及测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视觉系统对目标的可见性及测量精度问题直接决定了基于立体视觉的飞行器相对导航的成败及导航精度。从立体视觉系统结构出发,对目标的可见性及测量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标可见性及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推导了相机参数、立体视觉系统结构参数及目标特征位置等因素对视觉盲区、有效视场宽度和目标可分辨性的约束公式|建立了以上各因素对立体视觉系统相对导航测量精度影响的模型公式,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用于飞行器相对导航中立体视觉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8.
为加强重点部位的管理力度,利用高科技手段,基于现有的电话网,采用视频分形压缩、音频压缩技术传输图像、声音及控制信号,在微波、红外探测器的辅助下,实现了远程对现场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89.
张健豪 《广东科技》2009,(14):231-233
现代医院工程设计特点,医院特性的各个弱电系统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0.
根据京西矿区木城涧煤矿井下开采条件,利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应力拱的演化过程,并对覆岩的真实破坏和裂隙发育情况进行了可视探测。模拟表明,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拱项向上部空间不断扩展,最终可稳定在开采煤层厚度的8倍左右范围内。现场采用钻孔摄像技术探测结果表明,覆岩裂隙发育不均衡,呈现破裂区与完整区交替出现的情况,裂隙上限与离散元模拟的应力拱拱顶位置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