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54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173篇
教育与普及   5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篇
现状及发展   50篇
综合类   547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一种基于速度势场的局部在线避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势场方法的思想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基于速度势场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局部避碰方法。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相对速度的信息,在存在移动障碍物和环境中得到较好的局部在线避碰效果。  相似文献   
72.
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的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对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的性质方面的部分工作。在第一节中从表面电子—表面光学(SO)声子和电子—表面声学(SA)声子系的哈密顿量出发,用线性组合算符和么正变换法研究与S0和SA声子弱耦合的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的有效哈密顿量、有效相互作用势和有效质量的性质。在第二节中研究了与S0声子耦合强与SA声子耦合弱的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的振动频率,诱生势和有效质量的性质。在第三节中研究了与S0声子强耦合与SA声子弱耦合的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的有效哈密顿量、振动频率和有效质量的温度效应。在第四节中计算了与SO声子耦合强与SA声子耦合弱的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随坐标Z、振动频率λ和η的变化规律。在第五节中采用微扰法研究了声子之间相互作用对与SO声子强耦合与SA声子弱耦合的声学形变势表面极化子的有效哈密顿量、诱生势和有效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4.
从多相流多流体模型、气相湍流k-ε模型与颗粒湍流kp模型出发,对底部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入口气速下各截面的颗粒相速度场、颗粒相脉动速度场的分布,结果与实验定性一致。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的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指导意义。数值结果与实测值间存在的差异则有待于进行直接三维流动模拟、进一步考察更为合理的边界条件及应用更先进的模型来解决。  相似文献   
75.
随着全球范围内沉积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用更有效的方法勘探油气藏已成为必然。作者引入系统论的方法,在研究了松辽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盆地构造、盆地沉积、热史等盆地流体动力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流体势及流体压力计算、新增剩余压力计算模型、古流体压力恢复等恢复古沉积环境及流体动力研究的计算模型。在动态研究油气藏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在标准排队网络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定义了批FIFO排队原则,通过引进批长度随机变量,将批处理排队网络模型转化为对应标准排队网络模型,证明了这两个网络模型具有相同的流体模型;在批FIFO排队原则下,给出了这个批处理排队网络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7.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 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大量室内实验分析,对产于云南腾冲的植物化石Ulmus harutorensis Oishi et Huzioka的角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了Ulmus harutoriensis叶的表皮构造,其主要特征为:上表皮厚1.1μm,下表皮厚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毛基少、气孔器很小、只在下表皮发育、无规则型、散生、下陷较浅,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推测了古气候变化,并与现生Umlus pumila L。同时进行了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统计,用生物学的方法推测了古大气CO2浓度,讨论了Berner的碳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78.
A primitive orthorhombic crystal form of acylamino acid releasing enzyme‘lipase(APE1547)from hyperthermophilic archaeon Aeropyrum pernix strain K1 has been obtained at 291K.The diffraction pattern of the crystal extends to 0.27nm resolution at 100K using Cu Kαradia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unit cell dimensions of b=6.399,b=10.439and c=16.953nm.The presence of two molecules per asymmetric unit gives a crystal volume per protein mass(Vm)of 0.0022nm^3 Da^-1 and a solvent content of 43% by volume.A full set of X-ray diffrac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to 0.3nm from the native crystal.  相似文献   
79.
The correlation of opal content and MAR with oxygen isotopic records of benthonic foraminifera at Site 1143,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indicates that,since about 900 ka,the increasing opal content and MAR during the interglacial periods is inferred to reflect the bigher surface productivity ,for the intensified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interglacial periods would result in the enhanced upwelling and nutrient supply,Time-sequence spectral analyses of oxygen isotopic record ,opal content and MAR at intervals of 0-900 ka reveal that the changes of surface productivity were dominantly forced by the variations of the earth orbital cycles.  相似文献   
80.
The Yuanmou Basin of Yunnan Province is a hotspot for the research of early homind evolu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Research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Early Man and Its Environmental Baqckground” from 1998 to 2001,a huge quantity of hominoid and mammal fossils were collected.The present report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an Euprox robustus sp.nov.identified during the recent laboratory work on the collected material.Euprox is a group of earliest cervids with true antlers.The new species is the third one of the genus discovered in China.Judged by its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the new species feed on juicy and tender leaves of dicotyledon.It implies that the vegetation of its epoch in the Yuanmou Basin is a kind of southern 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 and the climate is humid and temperate with evident seasonality.The latter is mostly influenced by the monsoon and secondly by the latitu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