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马雁 《科技信息》2009,(6):134-134
叙事技巧是坡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写作技巧,是坡与读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方式,本文旨在用修辞性叙事理论探讨《黑猫》叙事技巧对于预想效果的贡献,分析作者如何对叙述者视角及眼光的选择、对叙述者对事件的报道、读解及伦理评价等进行不断调节,使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系统。  相似文献   
22.
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入手,把刘震云的小说划分为两种类型,对其小说的视点、叙述者、被叙述者、整体价值倾向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大体认为他小说的视点发展是由“他”到“?”,整体结构则由局部的反讽到全面的建构与解构,而这一切,与他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追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3.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一幅袖珍风俗画。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畸形和病态的社会画面。其中不仅爱米丽的故事是病态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让叙述者在讲述爱米丽的故事的过程中,演绎出他们自身病态的故事。所以叙述者的故事是第一主题,而爱米丽的故事则是第二主题。  相似文献   
24.
发现叙述者     
叙述是一种方式和技巧,它体现小说的审美价值。研究叙述的学科称叙述学。从叙述学角度进行作品鉴赏与解析,另有一番情趣和天地。本从叙述学中叙述的角度重读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名《高龙巴》,通过寻觅叙述,剖析梅里美的思想,分析叙述本身的魅力;并探讨叙述对高龙巴的叙述方式,得出“《高龙巴》显示了故事体小说向性格体小说演进的痕迹”之结论。  相似文献   
25.
在鲁迅小说中 ,叙述者是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加入到了事件的发展进程之中 ,他对所面临的正在发生的事件所独有的体验、感受和见解都是立足于自己个人的视角 ,并且这些体验、感受和见解都成为了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和对象 ,并进入了艺术审美的领域。鲁迅使小说叙述者从外在的、非审美的自觉转向了内在的、审美的自觉 ,大大深化了审美表现力 ,从而超越出了传统审美的认识框架 ,从真正意义上从小说独立的审美品质出发去认识小说。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女作家哈丽旦的汉译作品《轨道》的日记体叙事策略,即叙述者通过日记的形式与自己所进行的隐蔽交流以及对日记读者的控诉或共鸣,来揭示哈丽旦作为少数民族女作家已经有意识地采用较为隐蔽的叙事策略来更加有效地反抗男性霸权。  相似文献   
27.
罗伯-格里耶新作的<反复>,再一次显示出了作家所开辟的"新小说"的特有风采.它同样是一部迷宫似的作品,是一部充满智力游戏而又不守规则的作品.它令人兴奋,也令人困惑,它激起读者探索迷宫的情趣,也捉弄得读者对之望而生畏.而这一切的魅力与诱惑无疑得之于小说中那些精神容貌相似,却又有着不同情感欲望的叙述者们,得之于小说那既别具一格却又似是而非的叙述话语,得之于小说那诸种可能与不可能的谜一般的人物设置与情节展现.  相似文献   
28.
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充满了艺术品质的行为主体,他不但可以使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故事,他还从事着小说文本的编排和组织工作。正是这种不同职能的存在,使小说的叙述者可以具有不同的层次之分。一般来说,一部小说的叙述者可以分成文本层面的叙述者与故事层面的叙述者,他们都具有各自的存在形态,表现着不同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29.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结合作品本身,从叙述学的角度去探讨作品,可以揭示作品内在结构的独到之处:第一人称叙述、人物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关系等叙事策略的应用,将主人公寻求自身身份认同的主题逐步展现出来,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作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