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80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7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西方思维差异与写作风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的写作风格在思维方式、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分析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而普通存在的汉语作文模式现象。我们认为学生只有熟悉并掌握西方思维模式,在用英语进行写作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维转换,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相似文献   
52.
《一天的等待》是一篇大家都比较熟悉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从表面上看来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但是这平凡的外表下面却深藏着丰富深刻的内容。作者正是凭着他扎实的含蓄艺术,以简洁含蓄的语言来表达那丰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3.
苏轼继承和发展了韩愈和欧阳修的审美思想和文道观,形成了标新领异的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审美观、文道两本的审美主张、外求豪放,内求淡泊的审美理想和“率意”、“传神”的审美风格。苏轼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的美学追求中,建构了多维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4.
本文拟从现代服装的本义出发,对服装这一艺术与产品相结合的事物展开讨论。结合消费市场对它的要求,以及本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目前国内服装厂家尤其是内资厂家在推出服装时的盲目性,提出设计师在振兴服装业的过程中,其作为不仅仅是形成表现自我的设计风格,更要注意形成表现消费者的风格设计。如在观念上能有这一转变,将对改变服装市场单一风格面貌和服装厂家盲目生产的被动局面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本文提出功能模拟测试方法,指出纺织品服用性能的测试与功能模拟测试密切相关。全文以织物物理量测试转换为织物风格评价的实用性例子,论证广义仿真及控制论理论已渗透到纺织品服用性能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56.
张勇 《潍坊学院学报》2006,6(5):111-114
作为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于自我身份的一种困惑,他试图摆脱与南非殖民体系相联系的一切特征,体现在文本的操作上,他把性别叙事作为实现这种企图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从身体言说与性之颠覆、父的缺位与阉割情结、性别叙事的弱势化三个方面出发,试析库切的文体叙事策略,认为库切通过颠覆男性权威,一方面实现了自己与南非殖民身份的象征性脱离,另一方面对南非殖民历史和帝国权威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57.
现代小说意象的研究是小说文本叙事分析的重要途径。意象处在点染人物、贯通情节以及蕴含世俗哲学的功能层面。意象经过作者的选择和组合,达到象与意互相蕴涵和融合的状态,然而由于组成意象的物象来源不同,它们所包含的意蕴、味道和幻想形式也千差万别。《杂色》的叙事意象是值得研究的。借助于比较、联想的主动参预,会体悟到小说文本许多未被阐释的内容。  相似文献   
58.
吕梁 《太原科技》2006,(10):34-36
从新闻主持人的外观形象、语言风格和气质特点3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问题,分析了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新闻节目的关系及作用。  相似文献   
59.
肖邦夜曲的永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创造了永恒的夜曲。当肖邦所创作的音符由钢琴中流泻出来,他究竟属于“浪漫乐派”或是“国民乐派”的争辩已毫无意义。因为他是波兰的肖邦,也是世界的肖邦;他是浪漫时代的肖邦,也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肖邦。  相似文献   
60.
初盛唐之交,陈元光《龙湖集》在诗歌题材、审美趣味、诗歌风格等方面均有所突破。《龙湖集》记载了诗人在闽地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对于以想象为特征的初唐边塞诗歌,是一种题材的发展。《龙湖集》出现了由雅趋俗的审羡变化,在诗歌当中展现闽南一带人民淳朴的民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开拓了诗歌视野。《龙湖集》与初唐宫廷浮弱的文风不同,展现了清新刚健的新诗风。《龙湖集》是“盛唐之音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