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4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提出了一个基于常加速度常边界力广义Smith条件的非反射边界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半无限域中动力问题的显式-隐式算法.数值算例表明,它具有与常速度常边界力广义Smith非反射边界方法相同的精度,但显著地节省了计算工作量和计算机的存赌要求,且便于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72.
椭圆余弦波对薄物体的透射与反射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渐近匹配法得到椭圆余弦波在二维薄浮体上透射与反射的解析解,给出了透射波波高和相位变化的规律以及反射波的特性,并探讨了浮体与水底间间隙及波长对椭圆余弦波透射与反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迄今为止的光学设计中,一般认为在同一光波面上,光束具有相同的振幅和偏振状志.事实上,光束经过许多光学元件后,偏振状态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由于入射角和光程不同,导致出射光波面上偏振分布不再均匀,形成偏振像差.本文主要就轴上物点发出的光束经过界面反射后的偏振像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4.
傅洪忱 《科学通报》1994,39(4):309-309
Cherednik研究半线(Half-line)上的因子散射时首次引入了反射方程以描述端点上的反射行为.最近发现它们在量子流代数和具有非周期边界条件的可积模型中也起重要作用.Kulish等曾讨论了无谱参数的反射方程的性质、代数结构和常数解.但怎样由这种常数解得到具有谱参数的反射方程的解,即所谓的反射方程的杨-巴斯特化,仍没有解决.本文将讨论八顶角模型的反射方程的解(代数解和常数解)及其杨-巴斯特化.其杨-巴斯特化方法可推广到任意有两个不同本征值的(?)的情况.  相似文献   
75.
开式谐振腔Q值的计算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式谐振腔的Q值由衍射损耗,反射损耗,耦合引入的外部损耗共同决定。本文给出了决定这3种损耗及相应Q值的有关曲线与计算公式。实验证明理论计算是基本正确的。本文还介绍了一种测量开式腔Q值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四维时空中描述了无粘可压缩不定常流的双特征理论,提出了一种不定常激波的追踪方法。作为双特征方法的应用,本文给出了一个空间轴对称不定常流的成功的数值解例──激波在曲面界面上的反射后聚焦问题。  相似文献   
77.
分别测定了Pt电极有0.1mol/1 NaF和0.1mol/1 NaF+0.01mol/1吡啶溶液中的反射差谱和相对反射率变化-电位图,发现在阳极极化电位区,反射差谱出现550nm的新谱带,它可指认为平卧取向的吡啶吸附分子和Pt电极表面所生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在光激发下产生的电荷转移吸收谱带,自氧在Pt电极上吸附到电极表面生成表面相氧化物之前的电位范围内,表面Pt原子氧化态的变化基本上不影响金属Pt的悬空键能级,当表面相氧化物生成后,新谱带消失,吡啶分子可能脱附。  相似文献   
78.
用我们导出的量子效率的普遍表示式,对Hg_(0.8)Cd_(0.2)Te(77K)N/P结光伏红外探测器,数值地分析了光在器件前后表面间多次反射、表面复合速度、光吸收系数等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内界面上地震波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中杰 《科学通报》1995,40(3):250-250
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动理论研究是现今地震学研究中的一项前沿课题与难题.界面上地震波传播行为研究对于理解波传播规律以及解释复杂的三分量地震记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至今尚未见到这方面深入研究结果.本文从波动方程组出发,借助于边界连续性条件,推导得出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内界面上地震波的反射与透射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并讨论了界面上地震波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80.
浅层地震横波反射法最佳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浅层地震波纵、横方向分辨率的讨论,给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测试分辨率的几条途径,通过对震波反射系数和地震波速分布的讨论,表明地震波速在地震勘探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给出了软基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值与地层深度的某种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浅层地震横波反射地区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最佳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