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Newmark-β法对某24层含断层剪力墙的框-剪结构作动力时程分析,计算该结构在E1 Centro波作用 最大楼层位移和最大楼层剪力,发现动力时程分析时结构的最大楼层位移曲线和最大楼层力曲线,均在剪力墙断层处发生明显的扭曲,这种曲线的扭曲现象在振型现象在振型分解法中非常不明显,故当作此结构截面设计应持谨慎态度。β  相似文献   
102.
叙述了电梯井剪力墙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以及对模板的强度、刚度、模板的垂直度,剪力墙厚度和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王连海  王峰  庄永强 《科技信息》2008,(15):114-114
对实际工程中应用的竹胶大模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介绍了关于竹胶大模板施工工法的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某大楼大开间剪力墙结构方案、计算模型、转角窗、转换层、连梁的设计和构造及内力分析,供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商品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不足与实际工程的需要,介绍了KD-1研制的出发点、特点、效果与构造.经过实验室的检测,可认为KD-1是一种用于厅堂声学设计的新型吸声装置.  相似文献   
106.
结构转换层施工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难点。本文通过经典居商住楼监理,对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7.
高层住宅楼转角窗设置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层住宅楼转角窗的设置,从设计、施工方面分析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对高层住宅楼角窗设置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厚剪力墙在超高层框筒(框剪)结构中并不多见,只有从厚剪力墙配模、对拉螺杆设计及验算与内、外钢楞配置等环节入手,才能确保墙体混凝土成型内实外顺。  相似文献   
109.
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结构是在墙体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抗震、节能承重结构。将这种墙体用于多层及高层的住宅,可以减轻房屋自重,合理调整结构抗侧刚度,减少地震作用,达到节土、节能及节省开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中的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它由矩形钢管束并排焊接内部填充混凝土构成.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两侧钢板加强对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的影响.在研究中考虑的主要参数有轴压比、剪跨比和加强区宽度.模拟结果表明,对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两侧钢板加强,可以使钢管束屈曲位置内移,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改善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当剪力墙两侧钢板厚度由3 mm改为5 mm后,其极限承载能力提高幅度达22. 56%,且延性较好.通过提高两侧钢管束壁厚,加强两侧钢管束的抗屈曲能力,减少中间钢管束的壁厚,在墙体总用钢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改善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压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