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7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煤炭的开采技术和设备的革新决定了其先进程度。矿山机电设备在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应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开采的安全系数,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当然,矿山机电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检修过程不合理等。本文针对矿山机电在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2.
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0段油藏原油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与侏罗系延安组原油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油的类型进行了划分,重点对长10段原油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长10段油藏的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含蜡的特征,族组分相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饱和烃、芳香烃与非烃+沥青质,与其它层段原油特征明显不同。根据甾、萜烷生标物组成特征,陕北地区中生界原油可分为A和B两种类型,其中,B类原油为长10段原油,A类原油为其它层段原油。A类原油的17α(H)-重排藿烷<17α(H),21β(H)-30-降藿烷<17α(H),21β(H)-藿烷,并且17α(H)-重排藿烷的含量很低,Ts和Tm接近,三环萜类含量较低,主要来自长7段油页岩;B类原油的17α(H)-重排藿烷含量相对较高,有时可超过17α(H),21β(H)-30-降藿烷,Ts比Tm的含量高很多,三环萜类含量相对较高,与长9段烃源岩亲缘关系较近,长10段暗色泥岩也应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03.
在矿产资源开采中,极薄矿脉地带的矿产资源开采条件与开采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于开采方法与开采应用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由于极薄矿脉的倾角以及矿山岩层的稳定性等不同,极薄矿脉的类型也不相同,对于采矿方法以及采矿技术的应用也不相同.主要以极薄矿脉的留矿开采方法为例,从留矿采矿法在进行极薄矿脉开采应用中的构成要素以及采准切割要求、回采现状等方面,对于极薄矿脉的采矿方法与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在综合研究目前综放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基础上,以采场围岩控制为核心,采用实测统计方法,分析了大采高综放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方法,并以朔州区4号煤条件为例,给出了合理工作阻力值.  相似文献   
105.
兰俊  范国强 《科技信息》2010,(28):351-351,354
基建探矿工作是矿山开采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与开拓、采准工程密切配合。本文从确定基建探矿工作程度、确定基建探矿的网度、布置基建探矿工程和选择探矿手段、确定基建取样等方面对基建探矿工作做了详细的阐述,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吕修霞 《科技资讯》2011,(15):44-44
本文介绍了原油动态计量过程中人工误差对准确性的影响,主要从人工误差在流量计量、取样、温度、压力、密度、含水测量等方面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人工误差在原油动态计量中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7.
协同开采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采矿与环境关系协调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协同理念,提出“协同开采”科学命题.明确协同开采的基本概念,指明协同开采提出的意义,构建协同开采的技术体系,分析协同开采与现有协调理念的区别与联系及可耦合性.以某矿多空区条件下碎裂资源的开采为例,开展协同开采技术应用研究,发明采矿环境再造分层分条中深孔落矿采矿法,完成主要矿层的协同开采方案设计.工程应用表明:协同开采作为一种新的采矿技术模式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为隐患资源或具有特殊工程目的矿床的开发利用指明了一条科学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范兴斌 《科技资讯》2010,(14):68-68
论述了原油处理装置中消防系统设计的新思路,优化了消防系统方案,解决了原油处理装置中自动喷淋系统常见故障和物料自动切断问题,采用1∶1冗余中心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消防,提高了原油处理装置的安全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9.
浅谈下寺湾低渗油田开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寺湾属于特低渗油田,在开采过程中表现出油井无自然产能、自然递减快、投产初期含水高、挖潜效果差、导压能力差、注水见效慢的特征。本论文对此进行了一一论述,通过对下寺湾油田开采特征的认真分析,使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清晰、准确的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10.
邵洪文 《科技资讯》2011,(17):132-132
通过对头屯河中上游硫磺沟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的分析,结合煤矿开采规模的发展变化,探讨头屯河水质变化趋势,提出了防止水质恶化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