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1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7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刘大猛  廖强  朱恂  王永忠  田鑫 《自然科学进展》2009,19(12):1386-1392
包埋细胞颗粒填充床光生物制氢反应器内是带有气液两相流动、底物及产物扩散、颗粒内生化反应的复杂生化反应体系.文中建立了包埋细胞颗粒填充床内含生化反应的多元多相流动及传输特性的多相混合模型,并发展了包埋细胞颗粒光生物制氢反应器底物降解和光合产氢的理论计算方法.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填充床反应器底物降解和光合产氢特性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2.
采用对Ergun型方程无量纲化的方法对气体通过烧结矿床层的流态进行了研究,考察气体表观流速、烧结矿颗粒直径和床层空隙率对床层内气体压力降的影响,进而探讨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颗粒直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一定时,床层内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气体表观流速的增大呈二次方关系增大.当气体表观流速一定时,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颗粒直径和空隙率的增大呈指数关系衰减.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床层几何因子的增大呈指数关系减小,且临界颗粒雷诺数实验预测公式的平均计算误差在5%以内,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93.
基于生物-生态耦合工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发低投资、低能耗、低维护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关键。采用无动力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UAF)与潜流式人工湿地(SFW)耦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考察了耦合工艺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通过增加SFW内的植株密度改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UAF与SFW耦合工艺无动力消耗,免维护,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对氮、磷的去除主要依靠SFW阶段完成,通过增加芦苇的植株密度可以明显增强SFW内生物的脱氮除磷能力,并保证UAF与SFW耦合工艺的处理性能稳定在较高水平。在t(HRT)UAF=18h,t(HRT)SFW=3d的条件下,UAF与SFW耦合工艺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4.07,4.25,13.36和0.44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94.
为了找到可以指导中国小城镇污泥资源化方案的决策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论文确定了中国小城镇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方向的评判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判法、熵值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值,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中国小城镇污泥资源化方案进行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堆肥及农用是小城镇污泥资源化的最佳方案,填埋及土地利用次之,焚烧最差.  相似文献   
95.
在已有的两级SBR除磷脱氮工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艺除磷与脱氮的优势和原运行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两级SBR工艺优化除磷与脱氮的改进运行模式,讨论了采用改进后的运行模式,在无需外加碳源条件下,实现对城市污水同步高效除磷与脱氮的可行性,分析了对该两级工艺实行实时过程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移动式颗粒床除尘器的特点,并与传统除尘器进行了比较。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试验,提出了移动式颗粒床除尘器主要结构参数及主要性能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利用热和酸有助于微生物细胞破碎原理,对含磷污泥在不同温度(60、70、80、90℃),不同无机酸(H2SO4、HCl、HNO3)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释磷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污泥释磷率提高,90℃下加热2h,总磷(T-P)释放率为22.5%,明显比60℃下高.在加酸条件下,随着酸浓度提高,T-P释放率提高.在10%HCl反应条件下,污泥磷释放效果最好,释磷比率为52.2%;10%HzS0t条件下,释磷效果稍差,释磷率为46.0%;10%HNO3与前两者相比,释磷效果最差,释磷率为39.6%.加热和加酸条件下释磷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加酸比加热更有利于T-P释放.在热和酸联合作用下,污泥T-P释放效果更好.在90℃+2%HCl条件下经2h后,T—P释放率达到96.3%.显微镜观察显示仅仅加热对含磷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破坏得不彻底,但通过加热和加酸联合作用和反应后,微生物细胞被完全破碎.  相似文献   
98.
采用间歇或连续试验法,对四环素类制药废水进行了厌氧生化预处理研究,考察该废水的厌氧生化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间歇试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制药废水对厌氧产生的抑制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加,产甲烷菌受毒性抑制增加,使得各个最大产气区间后移;在连续试验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4.4d,容积负荷(Volume Load Ratio,VLR)在1.85-2.11 kgCOD/(m3.d)范围,系统较为稳定,CODCr平均去除率为38.53%.厌氧处理此类废水需严格控制进水的pH值,维持碱度与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
有机垃圾两相厌氧消化氨氮累积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消化液回用带来的氨氮累积问题,寻求关键控制参数,在序批式水解UASB两相厌氧消化体系中对有机垃圾中各种氮素转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结果建立了消化液回用时有机垃圾两相厌氧消化氨氮累积模型,找出了消化液回用中氨氮累积的关键控制参数———回流比;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当回流比为0.85时,系统内UASB出水氨氮浓度最终趋于一定值,约为1 900mg/L;此氨氮浓度并未对产甲烷反应器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提高了系统对酸碱的缓冲能力,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为有效预防厌氧消化中氨抑制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报到了1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驯化方法,通过向序批式反应器中投加Phanerochaete sp.HSD的厚垣孢子,在合成废水处理过程中,7d内便可成功驯化出好氧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基质降解动力学参数Ks为757(mg·L-1),Vmax为1.1 h-1;生长动力学参数Y为0.177 kgMLVSS/COD,Kd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