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11.
张晓琳  马永星 《科学通报》2024,(8):1047-1057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对全球气候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印度洋季风、秘鲁沿岸的渔业生产以及北美的气候等.过去的研究在ENSO的观测、理论、预报和数值模拟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过去在ENSO的相关理论、预报、非对称性以及年代际变化、古气候下的变化以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首先回顾了ENSO盛行的几组理论,具体包括Bjerknes正反馈机制、延迟振子理论、充放电振子理论、平流反射振子理论以及西太平洋振子理论.其次,系统地总结了厄尔尼诺常用的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因子(如暖水体积、西太平洋风场、印度洋-太平洋风场的积分及赤道流场等),并讨论了目前预报仍然存在的局限性;非对称性和年代际变化是ENSO重要的特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再次,介绍了关于ENSO的古气候研究目前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主要结论,并对数值模拟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及ENSO对其他海盆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对上述相关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2.
利用赤道太平洋洋面(11°S-11°N,120°E-80°W)1950-1987年2°×2°格点资料,计算和分析了EINion和LaNina期间及前期1-6个月温,压、风的距平值,结果发现EINino和LaNina前3个月赤道太平洋洋面温,压,风场有明显变化的征兆,证实了EINino和LaNina形成过程中赤道太平洋洋面气压,风和温度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EINino前3个月到EINino期间,赤道  相似文献   
11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wo types of E1 Nifio events and the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 (SOTA)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are compar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ypes of E1 Nifio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SOTA in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but relationship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hases of E1 Nifio. Furthermore, the occurr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E1 Nifio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 e.g. its zonal gradient, significant variation area, amplitude and duration of thermocline oscillation. The propagation of SOTA in the equa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both types of E1 Nifio, but shows dramatic differences in intensity, duration and phase reverse of warm SOTA. Moreover, the pathways of SOTA signal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E1 Nifio. The dominant pathway in the life cycle of Eastern Pacific (EP)-E1 Nifio lies on the equator and to its north, but there is no loop to the south of the equator. In contrast, the dominant pathway in Central Pacific (CP)-E1 Nifio is located on the equator and to its south, and the propagation signal of SOTA to the north of the equator is very weak.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zonal wind anomalies and the two types of E1 Nifio are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EP-E1 Nifio is more likely to respond to the westerly anomalies over the equatorial central and western Pacific, while CP-E1 Nifio is more likely to respond to the westerly anomalies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and need the cooperation of easterly anomalies over the equa- torial eastern Pacific to certain extent.  相似文献   
114.
115.
90年代后期北京市年雨量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北京地区1900年以来雨量,气温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厄尔尼诺年的关系处理分析,给出一种预测北京市年雨量的数学模型,已准确预测了1996,1997年的年雨量,并给出1998年的雨量预测值为750-800mm和1999年的雨量预测值为630-680mm。  相似文献   
116.
论述我国500 年来大旱大涝与日食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7.
关于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鉴于我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发生频繁且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开展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是适应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项目经过前两年的研究,很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科学目标,并在几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项目对气候系统各圈层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特别是对东亚气候系统各子系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作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东亚气候系统"、"东亚季风-暖池-ENSO循环相互作用"以及"高原大气热力适应"等与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有关的新理论,并在ENSO循环机理和数值模式研究取得突破,从而使我国对ENSO事件预测水平有较大提高;项目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跨季度气候异常的数值预测模型,成功地预测了我国1 998-2000年夏季发生的严重旱涝气候灾害;项目成功进行了"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获取了许多有关我国典型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宝贵的科学观测数据,为开发大西北提供了可靠的气候环境资料.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今后3年的研究和最终完成项目5年的科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数值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