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8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994篇
系统科学   1303篇
丛书文集   691篇
教育与普及   4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7篇
现状及发展   168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18248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1042篇
  2011年   1065篇
  2010年   969篇
  2009年   1147篇
  2008年   1458篇
  2007年   1327篇
  2006年   992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813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69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81.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全息的关联特性、互补编码和阈值判断的内容寻址光查表系统。利用基本的全息存储的异或运算,演示了模4的余数加法,并对铁电晶体多次存储的动态特性所导致的曝光次数、时间和衍射效率的关系,给出了简单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982.
983.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从软地层钻入硬地层前后,钻头上产生弯矩的原因及计算方法。根据软硬地层的可钻性不同,钻速及相应的地层对钻头的反作用力也不同的原理,推导了在钻过交界面前后钻头的转角、钻具的反力矩及软硬地层中不同钻速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微分方程,给出了方程的解。求解结果表明,钻头的转角和弯矩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在全部钻完交界面时达到最大值;钻头弯矩与交错层的可钻性、下部钻具的结构和钻头的几何尺寸有关,并且与所加的钻压成正比。  相似文献   
984.
本文给出将现有湍流模型用于浮力流的若干修正方案;分别运用湍流粘性系数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及它们的浮力修正型、双流体模型对几种典型的浮力流进行计算机模拟;最后提出选用浮力流湍流模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5.
在计算机图象处理和图形学中、图象轮廓间的插值经常应用于三维图形综合,三维图形的逼真显示等方面。本文介绍一种轮廓间插值的方法——动态弹性插值法。该方法给轮廓间加以力的作用,使一个轮廓逐渐向另一轮廓逼近,从而完成插值。文中给出了插值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86.
本文主要论述了与驼峰计算长度有关的3个问题:1.峰顶的合理位置.认为,峰顶设在连接峰顶平台与加速坡竖曲线的始端较为合理;2.峰顶至第1分路道岔尖轨尖端最小距离的确定.提出了两种计算方法,并建议采用模拟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3.点连式驼峰计算点位置的确定.提出了打靶区段长度的确定原则和计算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87.
本文应用齿轮啮合的研究方法来处理滚子-平底从动摆杆共扼凸轮机构,将齿轮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概念推广到该类机构中去,从而揭示了共轭凸轮机构的本质特征,获得一系列重要参数的精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88.
本文将S.Leoy 1949年解矩形板大挠度问题的双三角级数法推广到平行四边形板和扁壳的情况,得到了平行四边形和扁壳大挠度问题的准确解,求出了在各种边比,各种斜角,各种曲率情况下的挠度~荷载曲线、膜力~荷载曲线、弯曲应力~荷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推广的解法级数收敛快、计算机时少、方法可靠.所附图表为平行四边形板和扁壳工程设计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9.
该文假定~7Be的基态和第1,2,3激发态是~3He-~4He集团态,用共振群方法(RGM)计算这些态的本征能量和本征函数,并用这些函数计算了这些态之间的M1、E2跃迁几率,所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说明了~7Be的基态和第1,2,3激发态主要是~3He-~4He集团态,也说明了用RGM来研究核的集团态是很有效的,特别是理论计算的跃迁与实验的符合说明了计算中求得的各态的波函数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990.
为了利用由光塑性法得到的应力光图来分离应力,提出一个以边界节点上应力分 量σy和域内节点主应力差(σ1-σ2).第一主应力方向角θ为原始数据的结构分 析光塑性成力计算的混合法,给出了基本微分方程和相应的差分方程。由本方法计算 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