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南天山库尔干微地块由基底、盖层和动力变质混杂层组成。基底的岩性为结晶片岩、大理岩及变质杂砂岩夹层,同位素Rb-Sr年龄为606.3Ma;盖层主要为炭质灰岩和灰岩夹泥砂岩,产有晚元古代的疑源类化石和微古植物碎片(如黑色大面膜片Brocholaminarianigrita);动力变质混杂层主要为糜棱岩化大理岩。库尔干微地块为南天山中间地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2.
大别地块中的非镁铁质超高压变质岩石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并描述了大别地块东南部几种新的非镁铁质高压变质岩石,这些岩石的存在为区域规模的超高压变质作用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3.
华夏植物区系系列文章的发表和相应的报告、讲授。曾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及一些师生的议论。但从未见有关文章正面的讨论。本文再次提出讨论有关华夏古陆和华夏植物区系相应问题。同时初步提出《种子植物系统分类提纲》的一些看法和问题。  相似文献   
64.
A felsic tuffaceous rock, obtained from a metamorphosed sequence of volcanics and sediments of the Hutuo Group, 8 km south of Taihuai in Wutaishan, contains two zircon populations. These record SHRIMP 207Pb/206Pb weighted mean ages of 2180±5 Ma and 2087±9 Ma, respectively. The older date is within error of the age of the Dawaliang Granite in Wutaishan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相似文献   
65.
全球植物区系的间断分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夏植物区系以其拥有大量的原始类群,众多的特有科属和完整的系统发育各阶段的类群代表而著称.华夏植物区系与澳洲区系、非洲区系、南美区系、北美区系、欧洲区系、以及亚洲的印度区系、马来西亚区系及日本区系都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追溯到中生代的前期,当联合大陆分裂之前,有花植物的原始代表就已经存在,到了白垩纪各大陆块的植物获得继续发展.因此间断分布不仅见于东亚—北美,同时也见于东亚—澳洲、东亚—非洲、东亚—南美,非洲—南美、非洲—澳洲,澳洲—南美等.  相似文献   
66.
本文研究了测地图、测地块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67.
本文根据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理论和控煤作用的论断,采用构造、岩相-厚度分析和数学地质方法,论述长彬旬含煤区波浪状斜向交织构造的存在、发展演化特征,分析波浪状构造的活动方式及其对聚煤作用的影响,探讨波浪状构造的控煤作用规律及其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和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8.
西藏高原的构造单元及深断裂基本上汇聚在日土地区,是揭开青藏高原成因奥秘关键之地。笔者将该地区划分为6个亚一级和若干次级构造单元:昆仑海西、冈底斯早燕山两褶皱系和巴颜喀拉印支褶皱带具典型地槽性质,喀喇昆仑晚海西、喜马拉雅晚燕山两褶皱系和羌塘地块趋于准地台性质。各单元由活动转稳定过程、深断裂形成与封闭、岩浆活动等均具北老南新逐渐阶段性迁移特征;岩石圈固结有自北而南逐渐推移扩大趋势。巨大蛇绿岩带显示新生地槽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69.
对汉诺坝玄武岩携带的条带状麻粒岩锆石进行了背散射、Hf同位素、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原位分析. 结果表明: 条带状麻粒岩为早期下地壳样品, 其成因很难用单一的过程来解释, 而是包含着地壳再熔融岩浆作用、幔源物质参与、变质分异作用和早期的下地壳拆沉作用等复杂过程信息. 岩石中除有3097~2824和2489~2447 Ma的古老年龄信息外, 80%的锆石给出1842±40 Ma的年龄值. 老年龄锆石有高的εHf值(达+18.3)和高的Hf模式年龄(2.5~2.6 Ga), 说明形成该岩石的初始物质主要来源于晚太古代的亏损地幔. 早元古代锆石的eHf值多变化于零附近; 个别有较高的εHf值(+9.2~+10.2), 表明早元古代时华北东、西部地块碰撞拼合并导致克拉通最终形成过程中有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70.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索尔库里群基性火山岩与滨浅海相细粒陆源碎屑岩、成熟度较高的石英砾岩和碳酸盐岩共生,这套火山-沉积岩发生浅变质强变形作用改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基性火山岩为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上覆岩系--碳酸盐岩中含大量小型叠层石,通过区域对比证明该套地层时代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其沉积建造、岩相古地理环境与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同时代地层特征相似,说明青白口纪时南、北塔里木就有了统一的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