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为有效消除渔民私自关闭或拆移北斗示位仪的现象,进一步加强渔民作业规范管理,减少渔船发生海损事故和违规作业现象,根据测试船不同位置安装北斗示位仪,采用静态(测试船停泊状态)、动态(测试船航行状态)两种方式,对雷达信号、航行通导设备电磁波、船舶震荡等干扰因素进行测试,分析最佳安装位置和固定方法.底座式焊接安装方式对设备的防...  相似文献   
142.
在某些具有鲁棒性要求的应用中,标准单点定位(standard single-point positioning,SPP)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经典SPP的定位精度仍然为米级,不足以满足一些实际应用的需求,如水文测量和机场场面活动的车辆等.针对该问题,通过将先验高度信息融入到SPP算法中来实现瞬时亚米级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型等式约束最小二乘估计的SPP定位方法.利用实测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观测数据进行SPP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无约束SPP相比,本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定位精度,并且不依赖于载波相位测量,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3.
GNSS软件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GNSS软件接收机技术的研究现状,对软件接收机的架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其优点,并就GPS软件接收机的关键技术部分进行了具体实现。对于前端的硬件部分采用了中频信号采样模块,具体包括天线模块、射频处理模块与FPGA控制模块,之后以纯软件实现,主要包括可设置12通道的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信号的捕获和跟踪、导航电文存储及转换,并针对伪距定位算法部分实现了单点静态定位,考虑的误差源主要包括卫星钟误差、对流层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差等。系统具体的定位算法及定位结果精度都经过详细的实测分析。此外,整个系统设计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4.
为填补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在极区无全面性能分析及比对的空白,基于精密星历,分别通过航线取点及区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4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当前星座在极区的可见性及定位精度,并比较了4种GNSS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文献中未全面分析4种GNSS、取...  相似文献   
145.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动态组网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短报文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建北斗数据服务中心,由中心为各终端提供数据转发和数据推送服务,从而实现动态组网通信的方法。经过实际应用检验,能够较好地适应战斗编组的变化,满足部队实际作战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6.
随着更多公众参与极限越野赛事和荒野休闲活动,意外低体温风险逐渐暴露在人们视野中,对应风险评价指标和预警服务系统的不足亟待提升。本文研究针对野外活动人员遭受因野外寒冷暴露气象条件影响引起的意外低体温风险,综合分析引发意外低体温的致灾因子、暴露度、身体脆弱性和防灾能力因子,提出意外低体温气象风险预警指数并构建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缺少固定气象观测站条件场景,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便携式气象自动观测设备采集相关气象要素数据,集成北斗卫星通信功能,实现数据向数据中心的传输,应用意外低体温气象风险预警模型,产生预警信息和决策服务信息再向现场服务人员回送,形成预警服务系统,以求解决因突变的气象条件引发的野外活动中意外低体温风险无法得到及时预警并妥善处置的难题,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7.
北斗二号系统作为一种区域定位系统在其服务核心区域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北斗二号系统非核心区域定位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使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由多GNSS实验项目(MGEX)提供的位于北斗二号系统非核心区的17个IGS站数据,研究了不同精密星历以及基线解算策略中的干湿映射函数、观测...  相似文献   
148.
为改善接收机自身定位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导航型接收机研制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定位测试和对比分析.动态情况下,接收机运动轨迹和实际接收的卫星信号质量实时变化,因此,传统的信号模拟器仿真测试方法不足以真实地反映接收机的定位性能.为反映各接收机的实际动态单点定位性能并能进行接收机对比研究,设计了一...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单频多普勒积分法中周跳检测量噪声大,且动态环境下固定阈值不能反映实际周跳检测量噪声的问题,设计了北斗三频多普勒积分组合法,基于滑动窗口和高度角信息构建了自适应阈值模型;联合无几何相位法对北斗三频数据进行周跳探测,以解决三频多普勒积分组合法存在不敏感周跳的问题;采用空间搜索法对周跳组合进行解算,并遵循最小1-范数原则,对北斗三频周跳进行检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环境下,自适应阈值降低了中、低仰角卫星的周跳误探次数,该方法可探测出包括1周在内的所有周跳组合并正确修复。  相似文献   
150.
APVI/II是依靠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导航引导的飞行程序,不依靠地面导航设备就可将飞机精确地引导到跑道。国外依赖美国的GPS系统建立广域增强系统,从而实现APVI/II程序的大规模应用。中国有自主研发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但当前北斗系统的垂直导航精度达不到APVI/II程序要求,可通过与气压高度融合,提高北斗垂直定位精度,以尽快实现APVI/II在中国的运行。在2020年北斗系统组网完成覆盖全球后,在其GEO卫星上添加星基增强信号,则可以使APVI/II应用得以广泛地实施。本文对北斗二代/气压高度组合导航的算法和程序安全性进行分析,论证现阶段中国使用北斗系统实施APVI/II飞行程序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