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3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日益增加。分析就业成本的内容、就业成本增加的原因以及其外部性影响,对制定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的政策取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来亚 《科技信息》2013,(10):91-91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消极价值取向,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发生严重偏移,并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呈现贫乏化和单一化趋势,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力量,关注人的美德和潜力,这一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启示并指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3.
介绍情态取向和情态类型的关系、情态取向和情态量值的关系,从责任程度、语篇动因、评价动因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情态取向的功能动因。  相似文献   
994.
当代科技革命导致了人的活动价值取向发生了革命性的演变,这一演变,对人的活动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活动目的、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产生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5.
在十九世纪中叶正当资本主义兴起并快速发展时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等重要问题给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与革命性的贡献。站在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场,考察上述剩余价值等问题时,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时至21世纪的今天,如何看待剩余价值、公平、分配、剥削和其他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乌杰教授以科学的系统观对劳动剩余价值理论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6.
高校是法律和法规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行使国家行政与行政管理的权力,这就决定了高校必然拥有行政自由裁量权,但其范围是有限的.高校自由裁量权设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但高校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取向.必须体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汇聚束电子衍射研究了Fe-20Ni-5Mn钢中同一板条马氏体束内相邻板条的位向关系,发现了同一板条马氏体束内相邻板条之间的孪晶取向关系,并根据切转晶体学理论解释了同一板条马氏体束内相邻板条之间的位向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创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群体价值取向特点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得以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9.
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点已被我们党八十年的发展历程所证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经济成分、用工方式和分配方式呈现多元化,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相似文献   
1000.
社会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结果方面的内在动机上的个体差异。亲社会型个体偏好共同利益最大化,而亲自我型个体偏好自我利益最大化。研究发现,亲自我型个体和亲社会型个体在“个人/积极+社会/消极”的联结程度上有显著差异,亲自我型个体比亲社会型个体具有更强的“个人/积极”联结,前者对“个人/积极”联结的反应时明显快于亲社会型个体。这些结果表明亲自我型个体和亲社会型个体都持有对社会的积极态度,但与亲社会型个体相比,亲自我型个体对个人持有更积极的内隐态度;社会价值取向本身无法有效地预测经济博弈中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