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0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9篇 |
丛书文集 | 40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10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讨论了一类具有反馈控制的非自治3种群捕食系统的持续性和周期解,证明了在适当条件下该系统是持续生存的,得到该系统存在周期解的充分条件,并举例说明了定理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62.
针对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盲均衡算法中,BP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盲均衡算法,该算法结合动量项前馈神经网络与传统恒模盲均衡算法的优点,将以前权值的调节量用于当前权值的修改过程,降低了算法对于误差曲面局部极值点的敏感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抑制网络陷入局部极小,防止振荡,加快盲均衡器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3.
B样条学习前馈控制(LFFC)是一种在被控系统不能精确建模时仍能保证跟踪性的控制方法。本文详细给出了B样条学习前馈补偿器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直接驱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伺服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地降低负载扰动、端部效应及各种参数变化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直线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航空遥感图像植被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量化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相结合进行多类别遥感图像植被分类的新方法.对分类指标 进行π隶属函数模糊量化之后,进行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LP)训练,再用训练后的MLP网络构成监督分类器,并 以宁波市彩红外航空遥感图像资料为数据源,选取园林区为试验区,对植被进行监督分类,分类精度达78%.研究 成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多类别的遥感图像植被分类,其分类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65.
将经济系统中的一类多参数混沌模型,在参数控制法的基础上,对延迟反馈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预测的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控制局部稳定性的条件问题,并对稳定性给出了充分必要条件,也从理论上克服了延迟反馈控制中增加维数的弊端,该方法控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文通过两例具体的经济混沌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预测的反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6.
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预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预见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在二次型性能指标中综合考虑跟踪误差和控制量的变化 ,在设计反馈控制器的基础上 ,利用已知的未来目标值及未来干扰信号设计前馈补偿器 ,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性能。该文讨论了最优预见控制设计方法的关键技术 ,即预见步数的选取问题 ,推导了预见步数与性能指标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了预见步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7.
针对改善坦克,汽车等多发动机机动车辆室内噪场环境这一课题,在系统研究自适应信号处理和主动噪声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多参考输入多误差输出FXLMS算法,提出了基于多参考输入多误差输出FXLMS算法的机动车辆室内主动噪声控制方案,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8.
针对精馏塔系统控制中进料量波动对塔釜重沸器蒸器加热量及回流量的干扰,提出了动态前馈的抗干扰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很好,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物耗,能耗,是精馏塔克服干扰的一种好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9.
基于遗传算法的热连轧机负荷再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工业轧机为对象,根据热连轧板形前馈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轧制力负荷再分配的模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策略能够获得良好的板形及生产的平稳过渡,可用于热连轧生产. 相似文献
170.
本文阐述了微波功率放大器非线性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应用系统对微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要求,介绍了几种提高线性度的方法:功率回退法、预失真法、前馈法。并比较了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