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51.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ceived home indoor air quality, as well as 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 in areas with typical arid continental climate such as Urumqi, northwest of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ing 4,260 parents of children (1-8 years) was performed by a ques- tionnaire survey in winter season in 2011. The sensation of air dryness (weekly/sometimes) in the last 3 months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reports by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rents (57.4 %), followed by perceived stuffy odor (40.6 %), unpleasant odor (27.0 %), tobacco smoke odor (25.5 %), sensation of humid air (17.9 %), pungent odor (11.7 %) and moldy odor (9.5 %),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SBS symptoms in the same time period was 40.4 % for general symptom, 47.7 % for mucosal symptom and 9.5 % for skin symptom,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odors/sensation of air dryness and SBS symptoms (ORs range 1.39-1.42). Additionally, the OR value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OH score (P 〈 0.05). Dampness, the presence of cockroaches and mosquitoes/flies, prenatal exposure to decoration and close to traffic were all risk factors of SBS symptoms. However, frequently putting bedding to sun- shine was potentially a protective factor. In conclusion, adults' perceptions of odors and sensation of air dryness are related to SBS symptoms and h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Urumqi, China.  相似文献   
52.
王建红  朱丹  李明 《大自然》2014,(3):19-21
<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孩儿会打洞。"喜欢挖洞并生活在地下的老鼠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呢?老鼠的鼻子对于它们的交流和生活至关重要。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是动物获得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依据。目前,在人类研究过的啮齿类动物中,大多数种类完全或主要依赖鼻子里的感受器来接受化学信号,并据此进行物种间识别、物种内个体或群体识别、性别识别、领域标记、配偶选择以及诱导交  相似文献   
53.
编辑同志:高一女同学林英和几个同学在上课时说话被老师发现,受到批评并被责令写检查,还要求家长在检查书上签名。次日,林英按时到校上课。第三天,林英的母亲回家时发现煤气味很大,看到林英躺在床上,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出具了煤气中毒死亡证明。  相似文献   
54.
俗话说,获人赠马,休看马口。在美国经济整体走下坡路之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还能收到刺激性资金.让人不难明白为什么各机构的老板们带着大笔的钱在各种新项目里冲锋陷阵.但现在这匹饥饿的马成了他们的责任.它正贪婪地盯着机构那日益收缩的马粮袋。  相似文献   
55.
《创新科技》2010,(4):27-27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如果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确实存在生命,那么它们一定散发着难闻气味:长期以来这颗冰卫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有可能发现地外生命的地方,但是人们至今仍没在那里找到任何可证明有生命存在的迹象。科学家表示,如果土卫六上果真存在生命,构成它们的成分可能包括那些对人类来说有毒和令人作呕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56.
俗语说:"十男九痔,十女九带",当女性进入青春期,由于巢的发育,生殖系统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子宫颈、子宫内膜、外阴腺体、阴道壁不断分泌粘液,加上阴道上皮细胞的新生和脱落所分泌的粘液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无色透明、无味、无刺激、带有粘滑或蛋清样的液体,从阴道流出,这就是白带.白带和月经一样,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57.
2007年春天,一场大规模的刺激性皮炎突然在比利时流行开来,被感染者因皮肤瘙痒和咽喉、眼睛肿痛而被搅得寝食难安。而在那年夏天,类似的流行病又在英国伦敦爆发,感染者不断咳嗽抓痒。  相似文献   
58.
中国企业将引入嗅觉商标2009年11月业界驰名的恒源祥集团宣布将与美国Monell化学气味感官中心进行合作,委托为其开发品牌气味,并将尝试以气味作为其产品商标,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恒源祥产品的独特气味,寻找到恒源祥的专卖店,并可以成为消费者判断恒源祥的产品真伪的依据。恒源祥的此番尝试在国内和国际上尚属首次,这也表明中国企业开始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59.
"你想要你怎么不说呢,你不说别人怎么能知道呢?"是不是经常听到有人这么说?你是不是觉得说得很对?不过,很多动物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它们只用一坨或者几坨脏兮兮、臭烘烘的"便便"就可  相似文献   
60.
阮元 《青年科学》2010,(3):41-41
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明出一种新技术,通过分析古籍的气味检测其损坏程度,进而有的放矢地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