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41.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想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相似文献   
42.
诗集《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以质朴的文风、浓厚的东北地域性文化特质承载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石油人的精神风貌。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革命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验室是创造性人才培养中的基地和摇篮 ,实验室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 ,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  相似文献   
44.
审美教育是精神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化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以商品经济为标志的工业社会的到来,现代实用技术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必将以其自身所固有的程序化、标准化、自动化对人类丰富活泼的心灵产生挤压感,加之片面强调应试教育,造成了人的审美能力的衰退、审美情趣的下降、审美水平的滑坡,因而在新世纪进行审美教育迫在眉睫,审美教育通过培养艺术化人生,能对工具理性的泛滥所造成的单面化人格构成有益的调节,并能培养人的创造精神,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5.
<正>超强的营销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保障,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是企业真正崛起的基石,强烈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6.
47.
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精神与发展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要鼓励受教育者的主动、发展创新的创造精神,培养受教育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比其它学科具有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8.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工作,越到基层越显示出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和人之间一种近距离的接触,是思想的疏导,更是心灵的交流,所以更多地体现了“人”的心理愿望和思想感情。这既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便利,又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在笔者看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围绕三个字——“亲”、“实”、“新”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