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1.
洪晃 《上海信息化》2006,(10):48-49
随着创意、文化产业的星星之火势成燎原,创意园区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的大江南北。从北京的798艺术区,到上海的田子坊、m50、四行仓库……人们猜测着“艺术”与“产业”共生的未来将会是何种景象…… 聆听本身就是艺术与商业结合体的“名门痞女”、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诠释创意产业的真谛——你是否能从嬉笑怒骂、天马行空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丝“创意”的气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些培养幼儿的手工兴趣的做法,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动手动脑的兴趣; 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激发孩子的手工兴趣;提供宽松自由的手工氛围,以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家园互动,激发幼儿手工 兴趣;利用创新教法,培养幼儿手工创意兴趣。  相似文献   
13.
广告化是一种生动、形象、活泼的通俗化艺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广告已日益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直接影响社会受众群体和受众心理。现代广告在创意上要能吸引时代受众,要从多种角度寻找诉求点,要宏扬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教学楼的建筑设计中如何创造交流、共享、创意的空间提出探讨,并从学校的总体环境、单体设计、局部设计进行构思。  相似文献   
15.
创新商业化途径其实是一种帮助公司将创意转化为财务回报的宽泛的管理方法。企业可以利用创新商业化途径把新产品或服务推介上市、或者介绍既有产品或服务的改进之处、或者开发新的商机和破坏性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装饰色彩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是每位装饰设计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装饰色彩作为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归纳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色彩绘画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用色彩。基于此,本文从色彩创意写生、装饰色彩训练及其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具体的教学课题指向进行了明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机构创意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学生主动掌握课堂知识并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意设计实验。经现场答辩通过,可免试机械基础课程。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不要哭,失败只是偶尔的错误,不要满足,成功只是瞬间的欢呼。当你从无数的失败和痛苦中走过来时,请不要气馁,成功,有时候只是"再试一试"。这句话,正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科技社团宣传片中的一句口号。生活因科技而精彩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科技社团创建于2013年,是一个以科技为主题的创新型社团。社团本着培养学生们科技兴趣的宗旨,强调动手动脑,多实践,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市,历来高度重视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断探索新型发展模式,产业特色和创新成效明显,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回顾漫长的人类历史,无数座城市或迤逦而行,或改头换面,或灰飞烟灭。后世的我们,只有凭借支离破碎的历史遗迹和残章断简缝补起众多历史的空白,依靠文学作品想象古代都城金碧辉煌的宫阙和车水马龙的市井。文学中的城市使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离我们远去的城市变成可以认知的对象。当代城市生活的切身体验与往昔文学城市的阅读体验水乳交融,唤醒读者对于城市的联想,影响人们对现实城市的感知,文学中的城市体验变成了读者生活体验的内在部分。因此,人们往往同时生活在两种城市中,首先是城市的现实空间,这个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